齐鲁晚报网

高新区再次创业要向改革要动力

  创新谷
  原高新区三大片区
     “打造快速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专业系统的招商服务体系、法制和谐的社会治理体系、积极稳健的融资建设体系。”作为改革创新高地,济南高新区再次创业仍要向改革要动力。据悉,高新区将根据“大部制”思路,打造一个快速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打破编制内外人员身份限定,实行能上能下的绩效考核方式任用人员。

  本报记者 修从涛          
打造快速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
  在行政管理体系方面,高新区正在打破现有的行政管理体系,在不突破市编委核定的机构个数、编制总量和领导职数的前提下,按照“大部制”管理思路,整合相关职能;加强招商引资、行政审批、项目建设、服务业管理、审计监督等职能;按照项目引进、投资建设、达产运营、发展升级的要求设置组织机构。
  据了解,高新区将规划、国土、建设、环保、消防、人防等建设类职能进行整合,构建“大建设”体系;将发改、科技、经信、商务等部门的工业类经济职能整合,构建“大经济”体系;将发改、商务、科技、金融等部门的服务业职能整合,构建“大服务业”体系;将涉及民生的公共服务职能整合,构建“大社会管理”体系;加强行政审批与服务,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构建“大审批”体系;加强大投入过程中的财政资金审计监督,构建内外协同、全面覆盖的“大审计”体系;加强战略研究和宣传策划能力,为高新区发展提供智库支持,构建“大战略”体系;引入先进、成熟的管理科学与实践成果,保障高效运转,实施“大人力资源”体系。这也意味着现有部分职能部门将被裁并,成立新的职能机构。
  “这种行政管理体系改革,将会带来很多有利的转变。”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拿建设工程审批方式来讲,以前招商部门引进的项目,在后期的项目建设上,往往会遇到职能部门审批效率低,导致项目建设拖后。改革之后,招商与在同部门的其他职能单位将一同参与招商过程的审批前咨询服务,一旦确定项目引进后,在后期的审批过程中将不允许审批卡壳,更多的是对项目建设及完成后的监管和核查。
打破身份局限,全员按绩效考核
  “再次创业”动员大会还首次正式对外发布高新区用人机制的“双轨制”改革尝试。根据大会意见,高新区将打破现有的人员身份区别,实行能上能下的全员绩效考核制度,建立激励机制从而激发人员活力。
  根据用人机制改革方案,管委会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将实行干部编内任职与岗位聘职相分离、档案工资与实际薪酬相分离、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与合同聘用管理相分离的“双轨运行”管理。在编内职务有空缺时,根据绩效考核情况,按规定晋升职务或专业技术等级,并作为编内职务存入档案,以此作为在编人员晋升、交流、调整档案工资和办理退休时的依据。
  对于改革实施后使用的编外工作人员,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签订劳动合同,实行岗位聘用,聘用期满、重新竞聘,不纳入编制管理。岗位聘任主要采取直接聘任、竞争聘任、双向选择和社会招聘等方式进行,通过调整一批、交流一批、聘任一批来化解矛盾,吸引人才,激发活力。
  据介绍,这一用人机制的改革方案也意味着将打破现有人员身份,无论是在编干部还是外聘干部都将纳入到“无差别”的人力资源库,根据个人能力与考核绩效获取工资和职位晋升机会,建立包括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在内的全员绩效工资薪酬体系,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实现薪酬管理由“铁工资”向“活薪酬”转变。根据方案要求,人员工资将分为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2016年,基本工资占60%,绩效工资占40%;2017年,二者占比各为50%;2018年开始,基本工资只占40%,绩效工资将占到60%。”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