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是永不过时的精神交响乐章
![](../../IMAGE/20160919/E19/E19_E19_1583.jpg)
![](../../IMAGE/20160919/E19/E19_E19_1555.jpg)
王树增的《长征》在2006年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出版,以宏大的叙事、激情的抒写,深刻的见解、详实准确的历史资料以及流畅动人的语言风格为读者提供了极佳的阅读感受。当年十月出版,销售了近十万册,出版十年,畅销十年,至今销售五十多万册。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为增进广大读者对长征精神的理解,弘扬长征精神在当今的现实意义,7月底,人民文学出版社将推出《长征》最新修订版,新增7万余字。这本累计卖出50万册的大部头,再次迎来读者的检阅。
王树增《长征》出版至今,已获几乎全部国家级图书大奖,包括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图书奖、优秀装帧设计奖、第十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等多项国家级图书奖等。尽管如此,精益求精的王树增还是为这部鸿篇巨著进行了一次大修。
王树增介绍,为了增进读者对长征的理解,他前前后后花了1年多时间“打补丁”,为《长征》修订版添加了大量对战役、人物的细节补充,增加了8幅珍贵的长征作战地图,以及相关注释和参考书目。在《长征》的校对本上,几乎每一页都有批注和修改的痕迹。正如他所说:“永远在完成的路上,一直处于再创作状态”。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所展现的永不磨灭的信念,是全人类追寻理想的宝贵精神财富。王树增的《长征》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了长征的重要意义,是一部用纪实的方式全面反映长征的文学作品。在书中,作者弘扬了长征体现出来的国家统一精神和不朽的信念力量;此外,作者还讲述了这一伟大壮举背后许多感人小事,让我们通过丰富的细节更加亲近地去接触长征的历史。
长征胜利距今已整整80年了,重新走在长征路上,我们的出发点已不是历史本身,而应该是当下。在王树增看来,比重走长征更重要的是,我们内心深处要有传承这一优秀精神遗产的愿望与使命感。
如果说长征是一部伟大的历史史诗,那么支撑伟大壮举的精神支柱则是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和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忠诚品格。我们提到共产党的信仰,实际上和共产党人的宗旨是连在一起的,那就是打碎一个旧世界,改变旧世界的不公平,为中国最广大百姓创造自由、平等的幸福生活,其内核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服务。
长征对于当代中国的意义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行进在新长征路上的党员和党员干部必须坚定政治信仰,树牢精神支柱。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需要高举旗帜,丰富完善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今天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还是要坚强,没有坚强的性格,没有一往无前的精神,我们什么事都做不成,人类也不可能得到发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更多授权](http://s1.banquanyin.com/c/icon-yin-32.png)
![获取授权](http://s1.banquanyin.com/c/icon-auth-cr-3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