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本报9月18日讯(通讯员 王苏东 李

     本报9月18日讯(通讯员 王苏东 李殿海 徐鹏 记者 张爽) “九·一八”,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耻辱日。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每年在这中华民族举国共愤之时,滨城区三中的师生都要举行各种形式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今年的“九·一八”,他们除了参加例行的鸣放警报、集体默哀和召开纪念班会外,还在学校开设了全市首个“人防教室”。市人防办主要领导和滨城区常务副区长亲临现场,为“滨城区三中人防教室”揭牌。
  10时30分,在参加完全市纪念“九·一八”鸣放防空警报活动后,滨州市人防办的领导来到了滨城区三中。他们与滨城区三中的师生们一起回顾中华民族在近代由于落后而受尽耻辱的历史,强调“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的道理,阐述人防工作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图兴中的伟大意义,号召同学们牢记历史的耻辱,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发奋学习,努力实现习总书记提出的振兴中华民族的“中国梦”,让中华民族永远摆脱落后挨打的历史,昂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滨城区三中的广大师生通过“人防教室”揭牌仪式,又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他们表示:我们是生活在和平时期的幸福一代。但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前辈用生命和献血换来的。我们不能忘了中华民族过去受到的耻辱,忘了历史就要重走过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