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课堂”让学生自信阳光
郭燕的课堂上举起了一双双小手。
文/片 本报记者 李云云
通讯员 徐少林
让课堂活起来
学生才能学得开心
作为语文老师的郭燕希望的课堂是有一只只高高举着别的小手,有孩子们为了一个问题而面红耳赤的辩论,学生们有礼貌而又毫不留情的评价,有他们小组合作的身影……为了打造这样的课堂,郭燕开始了一次次的课改尝试。基于怀仁镇中心小学“四环导学”模式下的“四环五步教学法”到“阳光课堂”再到现在的“仁和课堂”一步步走来,郭燕的课堂正一点点地变得像她希望的那样。郭燕说:“现在我的课堂就是这个样子,感觉还有点不太相信呢。”
据郭燕介绍,“仁和课堂”的要求是自主、互助、和谐。老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生生互助、师生互助,学生个性得到发展的同时也能让学生体现助人和受助的快乐;在整个课堂上,学生思维自由,学生民主,师生关系融洽,和谐发展。在“仁和”课堂的要求下,如今,郭燕“激趣导入、小组合作、快乐分享、畅谈收获”的课改模式已经形成,课堂成了学生的天下。郭燕说:“在整个过程中,小组合作很关键,小组4个人中有成绩各不相同,成绩较好同学帮助成绩差点的同学,在互助中共同进步。”
在展开合作学习中,她最开始要求每个小组必须有一个学生发言,到现在鼓励4个人一起发言,建立了有效的评分机制,鼓励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课堂上来。前不久,郭燕在班里举办了“我是小小推销员”的专题活动,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发言让她惊喜不已。连之前上台不敢大声讲话、紧张地直拽衣角的王慧(化名)都争当第一个发言者。郭燕说:“整个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通过自主学习,课堂活起来,孩子们才能学得开心。”
“放权”班级管理
学生才能自信阳光
在农村的学校,家长的改革创新意识比较淡薄,在课改中,郭燕也会遇到一些阻力。家长因为学生的座位的坐法和以前不同打电话和她交流,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家长因为自己的孩子总是帮助别人学习怕耽误他的学习而找她……为了帮助家长们认清课改的方向,为此特意召开家长会,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剪辑成短片在家长会上播放。郭燕说:“现在我们的家长很支持,估计是看到孩子身上的变化。”看到学生们由内向变得落落大方,由不善言谈到能言善辩,有只顾自己到能照顾别人的感受。成绩同样也是家长支持的原因,课改以来她们班的语文成绩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在全镇的统考中次次遥遥领先。
“让学生们变得自信阳光一直是我的追求,不管是在课改还是在班级管理上,我都希望能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郭燕谈道。作为班主任,郭燕“放权”给学生,班级里的事情基本上都是由班干部管理,而班干部采取轮流制度,班内事物分工到人,“一周一大会,一天一小会”也全由学生做主,增强了学生的主人公意识。
郭燕说:“校长希望我们做一个有办法的老师,有办法就是有思想有自己的特色”。作为班主任,她希望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把班级当作家,自己是主人,集体荣誉感增强了,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在2014年5月她被评为“市优秀班主任”,所带班级被评为“市优秀班集体”。“作为老师,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这样学生才能成长。”郭燕如是说道。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