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的牛肉干,竟不含牛成分
供货商吴先生保存了多样证据。本报记者 贾凌煜 摄
今年7月,从事供货生意的吴先生,在1号店商城自营超市购买了近6万元的标明为“香港产UFO牌牛肉干”,打算到货后转卖给济宁当地买家。牛肉干陆续到货后,先后出售了一部分。一天下午3点左右,吴先生感觉有些饿,拆了盒牛肉干充饥。吃了两块后,感觉口味有些不对劲,并没有牛肉的味道。两小时后,一阵阵腹痛伴随腹泻袭向吴先生,在附近卫生室检查后,医生推测是吃了不卫生的食品。仔细一想,只有这两块牛肉干最可疑。
当月,吴先生将牛肉干样品送检至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中心,检测结果令人大为震惊。“检测项目名称牛成分,检测结果为未检出。”吴先生说,当初购买这种牛肉干,就是看重其配料表标明为鲜牛肉和各种调料。检测报告一出,吴先生立刻回收已售出的货。随后,吴先生联系到1号店客服人员,对方称将把这件事向上级汇报并进行反馈,然后就没了动静。
咨询律师后,吴先生又购买了一箱该牛肉干,进行了现场公证,并留存证据。10月20日,吴先生联系到该平台所在地监管部门上海市食药监局。将一盒牛肉干、检测报告复印件、发票复印件、公证书复印件以及一封举报信一同寄去。
几天后,一位自称供货商的男子主动联系吴先生,称事情已在进行处理。但对方与其交流了半个多小时,也未给出解决方案。
16日,齐鲁晚报记者登录1号店官方网站,在自营超市一栏搜索,显示“没有找到UFO牛肉干”相关产品。记者致电1号店客服,对方称一个工作日给予回复,截至记者发稿前,还未收到回复。随后又拨打该自称供货商的电话,对方表示事情正在处理,随后又称自己不方便回答拒绝了采访。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