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60个立体车位,只有周末能停满

  位于济南县西巷的立体停车场内,停放的车辆屈指可数。                     本报记者 张泰来 摄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急剧攀升,停车难问题越发突出,向地下和空中要停车位也成为解决停车问题的一个选择。去年12月,济南市首个户外升降式立体停车场在泉城路现身。在运营两个月后,这里的车位利用率如何?15日,记者进行了探访。

  本报记者 张泰来    

60个停车位
只停了10多辆车

  济南首个户外升降式立体停车场位于泉城路与县西巷交叉口的西北角,是一家酒店设立运营,最早于去年的12月19日启用。立体停车场整体为钢架结构,高度相当于10层楼,占地约40平方米,内部设有60个停车位。
  “一共15层,每层能容纳4个停车位,下面4层高一些可以停放越野车,上面的矮一些放普通车。”立体停车场工作人员康明介绍,对于车主而言,将车辆停在立体停车场跟地面停车场的区别在于,车主要将车辆倒进停车场大门内停稳,剩下的工作交由管理人员完成。
  记者注意到,这个立体停车场对面是一个有120个停车位的地面停车场,下午3点半,这里依旧停满了车,很少有空闲泊位。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近在咫尺的立体停车场里,60个停车位只停了十多辆车,七成停车位空置。
  康明介绍,立体停车场的收费标准是每小时4元,跟地面停车场价格一样。但是,众多的车主还是倾向于停在地面,只要地面还有停车位一般都不会选择立体停车场。
  作为市区最为繁华的商圈,泉城路周边交通流量巨大,停车需求也高。但即便如此,县西巷这个立体停车场在运营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也只有在周末和节假日才能全负荷运转,60个停车位全部得到利用。
  “大家对于立体车库还是要有一个习惯接受的过程。”康明说。
立体停车场都在建
普遍存在闲置问题

  立体停车场在济南并不是新鲜事物,早在几年前,济南市的一些大型商业综合体以及医疗机构,甚至一些国企等停车需求大的单位,就针对停车难问题先后设立了立体停车场。但是,这些立体停车场由于各种原因整体利用效果并不理想,普遍存在停车位闲置、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比如在泺源大街一家国有企业的地下停车场,虽然设置有三层的立体车位,但除了第一层正常使用外,第二层、第三层鲜有停车,基本处于闲置状态。
  目前,在省立医院东院区、济南市中心医院、千佛山医院等医疗机构均设置有立体停车场,历下区的银座商城、槐荫区的华联集团所属的华联商厦等商业综合体也设置了立体停车场。
  这些停车场的运营状况多数近似于县西巷的立体停车场,节假日利用率较高,但平时很难全负荷运转,利用率普遍较低,停车位闲置的现象普遍存在。
  历下区的银座商城最近还打算将地下停车场的部分停车位向社会出租,允许附近棋盘小区、佛山苑等小区的居民以每月80元的价格,在夜间将车辆停放在停车场内。
  由于立体停车场的利用率低,济南市也曾有政协委员呼吁对立体停车场的建设运营给以政策支持,鼓励发展立体停车场,缓解停车难问题。
使用习惯难改
即使叫好也难叫座

  调查显示,立体停车场总体利用率低的情况并不是济南独有,在国内多数城市均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从根本上说,还在于立体停车场的建设运营成本高,以至于部分规划配建立体停车场的小区、单位最终因成本原因放弃。
  与一般停车场不同,立体停车场建成以后仍旧需要持续不断地投入人力、物力进行维护管理,后期成本依旧很高。这也导致部分立体停车场建成之后,因为无人维护运营而处于闲置状态。
  从车主一方来说,立体停车场利用率低一则因为人们尚没有形成使用立体停车场的习惯,二来在立体停车场停车相比地面停车场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也需要更高的驾驶技术。
  人总是有惰性的,作为新生事物的立体停车场,车主对它的接受需要一个过程,目前绝大多数的车主还是倾向于使用地面停车泊位,在使用立体停车场的习惯形成以前,这个现象将长期存在。
  此外,相对于地面停车场,车主在停车时要将车倒进室内四五米宽的钢板上,而且由于两面墙壁的阻挡,视线不佳,需要相对较高的驾驶技术,停车体验不及地面停车场,而且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在同等的条件下,车主自然会选择地面停车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