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鼓子秧歌,还是“商河味”
在商河,提起鼓子秧歌,多数人都能跑一段。鼓子秧歌到底有多久的历史?商河鼓子秧歌有几种流派?看秧歌要看哪些要素……带着这些问题,记者特意采访了商河县文化馆馆长徐静,为大家揭开鼓子秧歌的神秘面纱。
本报记者 李云云 邢敏
通讯员 王 玲
千年秧歌三种起源
跑秧歌增进感情
在大多数商河人的记忆中,鼓子秧歌是从出生就有的东西,有人曾戏言“还真不知道啥时候有的,反正鼓子秧歌的年纪比我大。”徐静告诉记者:“难怪大家有这样的看法,鼓子秧歌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据徐静介绍,鼓子秧歌孕育于春秋战国,形成于唐宋,兴盛于明清时期。
对于鼓子秧歌的起源,社会各界说法不一。徐静提到,商河鼓子秧歌起源有三种说法:起源于抗洪斗争后的庆祝活动;起源于祭祀活动;起源于军事战争。徐静说:“每种说法都没有确凿的证据,目前我们更倾向于庆祝活动,就像现在这样过年跑秧歌一样,表达了大家迎接丰收庆祝团圆的心情。”据记载,商河鼓子秧歌起源于百姓的抗洪斗争。古时候,黄河决口和改道极为频繁,黄河岸边的商河百姓深受其害。为了生存,他们群起奋勇抗洪,辛勤劳作喜有收成后,情不自禁随手拿起锅碗瓢盆、棍棒等用具唱起来跳起来,抒发抗洪胜利、庄稼丰收的喜悦心情。
无论何种起因,经过多年的发展,跑秧歌一直是商河大多数村庄交往的重要方式。“早些时候,通讯交流不如现在发达,逢年过节村庄之间跑场秧歌,成了彼此增进感情的重要方式。”徐静说。村里的族长或者有名望的人领着村里的秧歌队外出跑场,所到之处,村里也要派上有名望的人“接秧歌”,不仅进村、离村要放鞭炮,还要备好烟酒糖茶等厚礼。“即使这样,如果两个村没有什么交集,人家也不会随便跑的。”
如今,很多队伍仍会到村里、镇政府驻地、城区等地方跑秧歌,接秧歌的人仍会备好烟酒等迎接。“现在生活好了,但礼还是那个礼,来家门口跑场秧歌是看得起咱,秧歌队伍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跑的。”商中路商户王先生说。
三种流派各具风情
动作场阵大有看头
鼓子秧歌旧时表演形式集歌、舞、丑于一体,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秧歌的角色多以舞者所用道具命名,如“伞头”、“鼓子”、“拉花”等。表演时,舞者自始至终都在不停地跑动,所以叫“跑秧歌”。庞大繁杂的秧歌场子有严密的组织形式,跑不散、舞不乱、整齐划一、动静有序。
在今年的汇演过程中,十几支队伍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细细看来,每支队伍形色各异,除了丑、伞、棒、花的排列不同外,表演者手中伞的拿法也各有千秋。徐静说:“根据表演者拿伞方式的不同,商河的鼓子秧歌可以分为扛伞、插伞、举伞三个流派。”
据了解,将伞扛在肩上为“扛伞派”,动作舒展,主要分布在县城以北,以赵奎元、三帽等村为代表;将伞插在腰间,动作飘逸,为“插伞派”,以孙集镇的杨庙村最为著名;动作铿锵有力,将伞举过头顶,则为“举伞派”,贾庄镇栾洼村是典型代表。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观众台,看着一个个代表队跑得气势磅礴,观众们也是激动不已。一个秧歌队跑得好不好,究竟看什么呢?徐静给出了答案,评判一个秧歌队主要看动作和场阵两点。秧歌动作讲究稳、韧、抻三点,在这三点的基础上,动作需要尽情舒展,力求看起来有气势,此外还要有韵味。看场阵就得看花样,原始的“双十字街”、“单十字街”、“牌坊架”、“里四外八”等相互融合,才使得秧歌队伍各具特色。
汇演频现老韵味
要挖掘原始商河味
最近几年,秧歌汇演期间,徐静都是最忙碌的人。汇演前要开动员会和准备会,汇演期间要安排每个代表队的站位,汇演之后还得点评反思。看多了想多了,以至于谈起哪个代表队的演出,她脑海中都能迅速翻出画面。“今年的汇演,出现了很多原始阵型,这让我很意外。”
她说,往年的阵型很多都是后来创新的,很多乡镇跑出来都大同小异。今年的汇演,几乎每个乡镇的阵型都不一样,这让徐静看到很多“老韵味”。徐静以孙集镇晋家村秧歌为例,晋家村一直有跑秧歌的传统,但近几年由于青壮劳力外出打工较多,秧歌队伍难以集结,曾经中断过一段时间。今年,村里重新组织起来,把以前擅长的老阵型又都拾了起来。村里的高跷表演,是12个乡镇中唯一的高跷表演。徐静说:“晋家村丑角用的‘独杆子轿’很久没人用了,这些老韵味还挺让人怀念的。”
记者了解到,商河鼓子秧歌源自民间,普及率高、流派众多、风格不一,要保持其本真性、差异性,仅靠广大群众的自发性传承很难保证。徐静告诉记者,由于中青年壮劳力外出打工,越来越多的秧歌队以老年人居多,跑秧歌的队伍正在减少。为此,商河县文广新局制定了“静态+动态”的保护方案。
静态保护主要是搞好鼓子秧歌资料建档和理论研究。按照举伞、扛伞、插伞三种派别,将全县划分为不同的鼓子秧歌保护区,收集各流派历史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建立理论研究数据库;将以国家级传承人杨克圣为首的各流派鼓子秧歌老艺人登记建档,形成理论研究、咨询的专家库。动态保护是对鼓子秧歌进行动态化管理和指导,商河县文广新局适时聘请省、市舞蹈界专家前来进行艺术辅导,并深入农村对演出进行指导,在注重保持鼓子秧歌原生态特色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其人文内涵。“从去年开始,我们就对每个乡镇保存鼓子秧歌比较好的村子进行了走访录制,今年打算重点扶持一些村,希望将最原汁原味的鼓子秧歌传承下来。”徐静说。
传承迎来幼儿园娃娃
融入舞台先得保留动作
商河县第二实验幼儿园的小朋友在汇演上的表现,将汇演带向了高潮。有的小朋友甚至没有伞高,但跑起秧歌却是有板有眼。徐静说:“看孩子们的演出真的很不错,当时教的时候可没少费劲。”对于一群活泼好动的小朋友,最大的都不满6周岁,想要记住成套的秧歌动作确实是难事。徐静根据小朋友的年龄特点,将动作重新整合,在保留原始动作的基础上,将动作进行简化,并分解讲解,一点点地教给小朋友们。
第二实验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只是商河县鼓子秧歌传承的一个缩影,商河县第一实验小学、韩庙镇站南小学等学校都已经将鼓子秧歌列入校本课程,并在国内比赛中屡屡获奖。“秧歌传承要从娃娃抓起,要让孩子们从小爱上鼓子秧歌。”
鼓子秧歌一直以来是一种广场艺术,只要有跑秧歌的队伍,观众可以从四面八方观赏。近几年来,随着演出任务的增多,鼓子秧歌开始走向舞台。受表演场所、表演时长等因素的影响,鼓子秧歌都要经过一系列改编。在创新过程中,如何保持秧歌的原汁原味,这一直是徐静思考的问题。
徐静谈到,在改编过程中,她会将现代舞蹈的队形,比如说不对称分布等因素融入进来,也会在小学生表演中加入现代舞蹈的技巧如踢腿、下叉等基础动作。“这些都是为了适应舞台和大家的审美需要,不得已而为之,在此过程中,我们有一个前提就是,要保留商河鼓子秧歌的原始动作。”徐静说。
徐静认为,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改编,伞、鼓、棒、花的基础动作不能动,否则就失去了商河的味道。徐静说:“在商河,一直有‘商家的鼓子、杨庙的伞、三里庄的棒、袁窦的花’的说法,我们希望将每个村庄的特色,将咱商河的特色一直保持下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报记者 李云云 邢敏
通讯员 王 玲
千年秧歌三种起源
跑秧歌增进感情
在大多数商河人的记忆中,鼓子秧歌是从出生就有的东西,有人曾戏言“还真不知道啥时候有的,反正鼓子秧歌的年纪比我大。”徐静告诉记者:“难怪大家有这样的看法,鼓子秧歌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据徐静介绍,鼓子秧歌孕育于春秋战国,形成于唐宋,兴盛于明清时期。
对于鼓子秧歌的起源,社会各界说法不一。徐静提到,商河鼓子秧歌起源有三种说法:起源于抗洪斗争后的庆祝活动;起源于祭祀活动;起源于军事战争。徐静说:“每种说法都没有确凿的证据,目前我们更倾向于庆祝活动,就像现在这样过年跑秧歌一样,表达了大家迎接丰收庆祝团圆的心情。”据记载,商河鼓子秧歌起源于百姓的抗洪斗争。古时候,黄河决口和改道极为频繁,黄河岸边的商河百姓深受其害。为了生存,他们群起奋勇抗洪,辛勤劳作喜有收成后,情不自禁随手拿起锅碗瓢盆、棍棒等用具唱起来跳起来,抒发抗洪胜利、庄稼丰收的喜悦心情。
无论何种起因,经过多年的发展,跑秧歌一直是商河大多数村庄交往的重要方式。“早些时候,通讯交流不如现在发达,逢年过节村庄之间跑场秧歌,成了彼此增进感情的重要方式。”徐静说。村里的族长或者有名望的人领着村里的秧歌队外出跑场,所到之处,村里也要派上有名望的人“接秧歌”,不仅进村、离村要放鞭炮,还要备好烟酒糖茶等厚礼。“即使这样,如果两个村没有什么交集,人家也不会随便跑的。”
如今,很多队伍仍会到村里、镇政府驻地、城区等地方跑秧歌,接秧歌的人仍会备好烟酒等迎接。“现在生活好了,但礼还是那个礼,来家门口跑场秧歌是看得起咱,秧歌队伍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跑的。”商中路商户王先生说。
三种流派各具风情
动作场阵大有看头
鼓子秧歌旧时表演形式集歌、舞、丑于一体,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秧歌的角色多以舞者所用道具命名,如“伞头”、“鼓子”、“拉花”等。表演时,舞者自始至终都在不停地跑动,所以叫“跑秧歌”。庞大繁杂的秧歌场子有严密的组织形式,跑不散、舞不乱、整齐划一、动静有序。
在今年的汇演过程中,十几支队伍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细细看来,每支队伍形色各异,除了丑、伞、棒、花的排列不同外,表演者手中伞的拿法也各有千秋。徐静说:“根据表演者拿伞方式的不同,商河的鼓子秧歌可以分为扛伞、插伞、举伞三个流派。”
据了解,将伞扛在肩上为“扛伞派”,动作舒展,主要分布在县城以北,以赵奎元、三帽等村为代表;将伞插在腰间,动作飘逸,为“插伞派”,以孙集镇的杨庙村最为著名;动作铿锵有力,将伞举过头顶,则为“举伞派”,贾庄镇栾洼村是典型代表。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观众台,看着一个个代表队跑得气势磅礴,观众们也是激动不已。一个秧歌队跑得好不好,究竟看什么呢?徐静给出了答案,评判一个秧歌队主要看动作和场阵两点。秧歌动作讲究稳、韧、抻三点,在这三点的基础上,动作需要尽情舒展,力求看起来有气势,此外还要有韵味。看场阵就得看花样,原始的“双十字街”、“单十字街”、“牌坊架”、“里四外八”等相互融合,才使得秧歌队伍各具特色。
汇演频现老韵味
要挖掘原始商河味
最近几年,秧歌汇演期间,徐静都是最忙碌的人。汇演前要开动员会和准备会,汇演期间要安排每个代表队的站位,汇演之后还得点评反思。看多了想多了,以至于谈起哪个代表队的演出,她脑海中都能迅速翻出画面。“今年的汇演,出现了很多原始阵型,这让我很意外。”
她说,往年的阵型很多都是后来创新的,很多乡镇跑出来都大同小异。今年的汇演,几乎每个乡镇的阵型都不一样,这让徐静看到很多“老韵味”。徐静以孙集镇晋家村秧歌为例,晋家村一直有跑秧歌的传统,但近几年由于青壮劳力外出打工较多,秧歌队伍难以集结,曾经中断过一段时间。今年,村里重新组织起来,把以前擅长的老阵型又都拾了起来。村里的高跷表演,是12个乡镇中唯一的高跷表演。徐静说:“晋家村丑角用的‘独杆子轿’很久没人用了,这些老韵味还挺让人怀念的。”
记者了解到,商河鼓子秧歌源自民间,普及率高、流派众多、风格不一,要保持其本真性、差异性,仅靠广大群众的自发性传承很难保证。徐静告诉记者,由于中青年壮劳力外出打工,越来越多的秧歌队以老年人居多,跑秧歌的队伍正在减少。为此,商河县文广新局制定了“静态+动态”的保护方案。
静态保护主要是搞好鼓子秧歌资料建档和理论研究。按照举伞、扛伞、插伞三种派别,将全县划分为不同的鼓子秧歌保护区,收集各流派历史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建立理论研究数据库;将以国家级传承人杨克圣为首的各流派鼓子秧歌老艺人登记建档,形成理论研究、咨询的专家库。动态保护是对鼓子秧歌进行动态化管理和指导,商河县文广新局适时聘请省、市舞蹈界专家前来进行艺术辅导,并深入农村对演出进行指导,在注重保持鼓子秧歌原生态特色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其人文内涵。“从去年开始,我们就对每个乡镇保存鼓子秧歌比较好的村子进行了走访录制,今年打算重点扶持一些村,希望将最原汁原味的鼓子秧歌传承下来。”徐静说。
传承迎来幼儿园娃娃
融入舞台先得保留动作
商河县第二实验幼儿园的小朋友在汇演上的表现,将汇演带向了高潮。有的小朋友甚至没有伞高,但跑起秧歌却是有板有眼。徐静说:“看孩子们的演出真的很不错,当时教的时候可没少费劲。”对于一群活泼好动的小朋友,最大的都不满6周岁,想要记住成套的秧歌动作确实是难事。徐静根据小朋友的年龄特点,将动作重新整合,在保留原始动作的基础上,将动作进行简化,并分解讲解,一点点地教给小朋友们。
第二实验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只是商河县鼓子秧歌传承的一个缩影,商河县第一实验小学、韩庙镇站南小学等学校都已经将鼓子秧歌列入校本课程,并在国内比赛中屡屡获奖。“秧歌传承要从娃娃抓起,要让孩子们从小爱上鼓子秧歌。”
鼓子秧歌一直以来是一种广场艺术,只要有跑秧歌的队伍,观众可以从四面八方观赏。近几年来,随着演出任务的增多,鼓子秧歌开始走向舞台。受表演场所、表演时长等因素的影响,鼓子秧歌都要经过一系列改编。在创新过程中,如何保持秧歌的原汁原味,这一直是徐静思考的问题。
徐静谈到,在改编过程中,她会将现代舞蹈的队形,比如说不对称分布等因素融入进来,也会在小学生表演中加入现代舞蹈的技巧如踢腿、下叉等基础动作。“这些都是为了适应舞台和大家的审美需要,不得已而为之,在此过程中,我们有一个前提就是,要保留商河鼓子秧歌的原始动作。”徐静说。
徐静认为,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改编,伞、鼓、棒、花的基础动作不能动,否则就失去了商河的味道。徐静说:“在商河,一直有‘商家的鼓子、杨庙的伞、三里庄的棒、袁窦的花’的说法,我们希望将每个村庄的特色,将咱商河的特色一直保持下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