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秧歌:舞动三百年的伞与棒
京杭大运河穿聊城而过,运河带来的人财物的交流给聊城留下了大量的物质和文化瑰宝。300多年前,聊城运河边的上百个村庄流行着一种来源于上船献艺的舞蹈项目,这就是运河秧歌,去年已被纳入省级非遗项目。
一把大盖伞、两根短木棒、一身彩衣裳……明清时期,运河秧歌伴随着运河文化的传播和漕运的繁荣应运而生。如今,运河秧歌的传人们扭起秧歌来依然步履轻盈、神采飞扬。
300余年历史
上百村庄流行
运河秧歌是一种综合性的舞蹈,自明代形成以来,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东昌府区文广新局曾经对运河秧歌进行过调研和整理。该局工作人员介绍,运河秧歌流行于聊城市境内、运河两岸的十几个水闸码头,上百个村庄。梁水镇、沙镇、道口铺、闫寺、李海务(今凤凰办事处)及闸口(古城区)一带均有秧歌队。
运河秧歌形式多样,有“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的说法。三百多年里,运河秧歌以梁闸为中心南北流传,杂糅当地的民间舞蹈、民俗民情形成了新的秧歌表演形式。据了解,李海务河洼村(原为运河码头之一)的秧歌糅进了舞狮技艺;道口铺奶奶庙村的秧歌糅进了当地“跑驴”的表演形式,风趣幽默,喜闻乐见,流传广泛。当地至今还流传着“奶奶庙,两头翘,出门就是秧歌调”的民谣;沿运河向北临清市的大秧歌糅进了“十二美女”、“扑蝶”等民俗风情;沿运河向南阳谷的大秧歌糅进了“花车”、“花船”、“二鬼摔”与“高跷”等技巧。
梁水镇梁闸村是运河秧歌的发源地,其中伞、板、棒的舞蹈韵律是运河秧歌的精华,也是运河秧歌区别于其他地市民间秧歌的最有价值的部分。梁闸村的侯金峦(1901年—1992年)是运河秧歌的代表人物,他自幼习武,后随其叔父侯春香学习伞棒舞。舞时步法娴熟,“打车轮”、“翻跟头”,令人叫绝。每当外出表演,无不引起一方轰动。他的棒舞有“偷”不到手的说法,即使看会了打棒的路线,也打不出他的神韵。因此,运河秧歌流传方圆几百里,“棒舞”至今仍是梁闸村的独门绝活。
崔合生是梁闸村运河秧歌的第四代传人,八九岁时,他便开始跟着村里的老艺人学习秧歌。崔合生说,他小时候,村里的男女老少几乎都会秧歌,即使在吃不饱饭的年月里,人们在干农活休息时也不忘扭上几下,唱上一曲,那是一种精神享受!
“秧歌扭起来,心情也就好起来。那年冬天我忍不住在雪地里就扭了起来。”村里有名的秧歌爱好者张秀芳自豪又略带腼腆地说。
武师上船献艺
秧歌应运而生
运河秧歌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运河秧歌发源地是东昌府区梁水镇梁闸村。关于运河秧歌还有一个故事。
古时候,梁闸村是一个运河码头,明朝年间,一只十里多长的运粮船队行至梁闸村码头,因天寒河面结冰而停运几十天,负责押粮的京官感到非常无聊,便令地方官找当地艺人登船献艺。但听遍了丝竹管弦,耍过了龙灯旱船后,京官仍不满意,说看到的都是一些老玩意。为了讨好京官,地方官便找来当地精通武术的梁某上船献艺。
梁某率弟子从容登船,耍了几套拳脚,个个腾如龙、站如松。京官看到兴头上,要梁某持器械与人相搏。梁某灵机一动,戏称需借京官身后撑的绫罗盖伞一用。于是,梁某持伞,众弟子以运河边上纤夫拉船的“纤板”为双棍,又折挑粮扁担为板,按武术的套路舞动起来。一个时辰后,伞散了、双棍断了、扁担也拍劈了。粮官大喜,重赏梁某。
此后,运河两岸的男子舞动“纤板”、击棍娱乐便流传开来。每逢年过节或重大庆典,当地的艺人们也自做伞顶和枣木棍棒,6人一组,交替换打,舞出了闻名百里的“伞棒舞”,也就是运河秧歌的雏形。后经长期的演变和历代艺人的完善与充实,增加了其他角色与道具,增添了民乐及打击乐伴奏,逐步形成了秧歌队的形式。由于该地的秧歌是因运河漕运的繁荣和兴盛而形成的,故被人们称之为“运河秧歌”。
无缘市场化
传承脚步受阻
运河秧歌阵容庞大,少时二三十人,多时六七十人。其中伞棒舞的动作豪迈粗犷,矫健、英武、多与武术套路相糅合,难度高、力度大。
据了解,秧歌演出通常先以棒舞开场,然后舞伞人领诸人登场。随后伞旋棒打,舞队中花大姐、花公子、三花脸、憨老婆、憨小、绅士、老翁、火流星、高跷、跑驴等角色,在伞的指挥下依次表演。穿梭在队伍中的憨小、憨老婆等丑角,诙谐逗趣,不时地说出农村最让人发笑的话,有时都能让人喜掉泪、笑弯腰。
如今部分村落还有秧歌队需要的各种器具,梁闸村秧歌队演出用的伞、棒、锣鼓等器具都还有村民保管,但已经多年没有换新。可以看到木质把的伞顶套有大红色镶黑边的布伞套,但上面已经烂了几个洞,而锣鼓也显得非常陈旧,鼓面还出现了裂缝。秧歌队的伞直径是130厘米,高180厘米,重达30斤。而棒子通常为长80厘米、直径4厘米的枣木棒。打棒者通常由六名或九名壮青年来担当,很威武但也最辛苦。
往年,每年农历的正月、二月,他们都组织起秧歌队到邻村、镇上进行表演,以此来进行交流、切磋技艺。但近年来,已经很少了。
如今村里的老艺人都七八十岁,棒舞由于技术要求较高,加之年轻人外出打工不愿学艺,以至技艺精湛且能推陈出新者仅有极少数人,这门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境地。此外,道具都已破旧不堪,几千块钱就能置办起这些服装、道具,但仅靠村民自筹资金尚无法解决。 文化系统工作人员表示,运河秧歌是聊城市的宝,政府应该提供资金支持,组织人员对其进行挖掘和保护。此外文化是无国界的,应该拿出来进行交流,借此将其进行发展和传承。当然,除了申请扶持政策,借助旅游也是推介和发展运河秧歌的一个很好的渠道。
运河秧歌。(资料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