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只要扎实干,未来已可见

  济南将致力于打造1个主中心、1个副中心、5个次中心、12个地区中心和2个卫星城,实现精明增长和组团发展。(图片来源:济南市规划局)
     这两年济南的发展,时常会带给人惊喜和期待。若干的新词、新思路、新观念来到这里,深刻影响着这座千年古城,盘活了自身的资源和优势,一座充满新鲜感的济南已经开始呈现在人们面前。
  本报记者 刘雅菲     

危机意识
三个维度找坐标
济南得有所改变

  2015年6月10日至12日,在三天的“解放思想大讨论”务虚会上,济南的领导干部们来了一场“头脑风暴”。李伟良(化名)在济南市委工作的十几年中,还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议。
  那次会议给李伟良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不仅是因为那是第一次提出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还因为在那次会议上,市委书记王文涛第一次从全省、全国、世界三个维度,给济南找了一下坐标,并且向所有的参会干部传达了一种强烈的危机意识。
  从那以后,这种比较几乎成了每一次重要会议上必须提到的内容,王文涛还曾用“大省小省会”来概括济南尴尬的地位。虽然看起来像揭短,但其作用也很明显。“让人清醒了,每次比较到和自己单位相关的内容,都觉得有些坐不住。”济南一市直部门处室负责人王平(化名)说。
  济南要摆脱这种尴尬地位,最关键的就是干部,但是干部队伍的状态也不是很理想。长期以来,济南被冠以“保守”“中庸”名号,鲜有有棱角的官员跳出“框框”改革做事。这也限制住了济南发展的冲劲和速度。
  在2016年4月召开的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大会上,王文涛对干部的现状点得毫不客气:“我们有些同志过于中庸,中庸是种境界,但是不能用中庸来掩盖平庸,你无所事事不能说是中庸之道,你是平庸之道。”
  这句话戳中了济南不少干部的痛处,同年7月,济南又提出“反对自以为是”,更是让济南一位副局长直言“听后浑身打了一个激灵”。
  “其实官场的风气并不是短时间形成的,要短时间改变也不是容易事。”到底应该做个什么样的干部?在“中庸”的环境中呆久了,王平一时间有些搞不清楚,但很快“为敢于担当者担当”,这一句话又让王平找回了方向。
  为了这个担当,济南出台了容错、纠错、防错、查处诬告陷害四位一体的措施,为让想干事、能干事的“出头鸟”提供全套保护。今年济南还将再次出台措施,让能干者得实惠。
  “说实在的,这么多措施出台之后,我有点‘怕’。”李伟良说,这个“怕”不是怕领导,而是因为在现在的氛围之下,干部都得敢于担当,干事创业的有“好处”,不干事的不好混了。“最怕的就是自己的水平、专业性跟不上,那样根本就跟不上发展济南的思路。”
改革突破
“跳一跳”能够到
追起来有信心

  知道落后的问题出在哪,找到了解决的路径,下一步就是奋起直追了。
  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便是济南解决发展落后问题的路径,而这个目标看似高远,却不难实现。王文涛曾将济南要建设“四个中心”比喻成四个大桃子,跳一跳就能够到,这奋力一跳,也成为济南信心和动力的来源。
  “这是一种全新的理念,按照这个扎实干下去,应该会给济南带来突破。”这是济南大学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张伟第一次听到打造“四个中心”之后的第一感觉。让他感到欣喜的是,他所希望的“扎实干下去”正在进行。发展思路保持一致又不断深化,各项重点工作也不乏亮点。
  今年的济南市招商引资大会后,济南市民唐功寿专门从报纸上仔细看了看会上公布的48个重点招商项目。他还记得去年公布的项目里,有投资600多亿的万达文旅城,现在已经快要开工了,今年的项目里还有投资600多亿的华夏幸福基业项目。能吸引来这么大手笔的项目,在他看来:“也说明了济南的吸引力增强了。”
  “招商引资可以说是‘四个中心’建设的生命线,承担着输血、造血的重任。而它造出来的血就是一个个建设项目”,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情研究所所长冯雷说。
  在龙奥大厦的一间办公室里,大屏幕上实时显示各区县项目建设的进度,这是济南摆下的“擂台”,各个县区的重点项目推进情况都要到这个“擂台”进行比拼,实行动态排名,一季一评比。到了年底,济南市主要领导到各个区县查看重点项目,现场打分并对社会公开。“看新不看旧、看大不看小、看特不看平”,也给各个区县今后的招商设立了标准。
  “现场打分,公开比拼,让我们都感到很有压力。”济南一区县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就像家底,得更加努力多置点家底了。”
  干部坐不住了,县区有压力了,市直部门动起来了,张伟期待的那个“突破”已经显现出了势头。如今的济南,在坐标上位次已经发生了变化。公布经济数据排名的时候已经不再像自我“揭短”:“以前在全省保持中游水平都不容易,现在五大指标增速都达到或者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李伟良说。
营造环境
围绕着“行”做工作
让济南宜商更宜居

  经济快速发展,让济南更有自信。要让来这里投资的客商、在这里生活的市民感到幸福,济南的环境还需要再提升。
  如果现在到高新区办理行政审批,有的时候会发现盖的公章上多了一个“(2)”,这是高新区正在使用市有关部门为其刻制的2号印章。有了这49枚公章,配合之前下放到高新区的3000多项市级审批权限,今后不出高新区就能办理所有审批事项。
  “原先一个项目投资审批落地至少需要200多天,现在项目审批落地时限大幅缩减,经过流程再造,争取能够在10个工作日内全部办结。”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了这些章的作用。
  这只是济南简政放权、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
  “环境建设好不好,关键就在于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我们各级各部门,千万别想着说不,一定要想想怎么说行,要围绕着行来做工作。”济南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王忠林对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说得很恳切:“我们都希望济南好,都盼望家乡好,在招商引资、借力发展上,希望大家多付出,多支持,少说官话,真正营造一个一流的引商环境。”
  让企业、人才望而却步的有时不仅仅是营商环境,空气质量也是济南的一个短板。2015年年底,济南的空气质量依然不理想,甚至有多个月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中排名末位,很多人给济南冠上了“霾城”这样并不光彩的称号。
  为此,济南调整了治霾的节奏:“现在已经不是坐下来慢慢查找原因、分析对策的时候了,必须尽快见到成效。”王文涛在带队突击检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后表示。
  刚刚过去的3月,济南的空气质量在全国重点城市排名再次退出后十位,这已经是连续第五个月了。
  治霾是洗去济南脸上的尘土色,拆违拆临则是去掉济南身上的小疤痕。第二期拆违拆临正在进行当中,第三期台账马上就要上报,8月底前,全市的拆违拆临、建绿透绿都要完成。那时候的济南会有多美?已经可以想象。
城市框架
建组团式都市中心
给城市发展开拓空间

  发展空间不足一直是摆在济南面前的一个问题。继续按地形沿东西两翼展开?缺点十分明显。经十路东西长度已经达到99公里,如果继续东拓、西进,那就真的变成“老油条”了。
  济南的理由说服了建设部,明确表态支持济南新区建设。小汽车免费过黄河已经为济南的北跨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济南新区的打造也将成为济南向北要空间的绝佳机会。
  但在南部山区,济南不再要空间,而是要生态,成立了南部山区管委会对其进行保护。“如果在保护和发展的平衡上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南部山区以保护为主是十分明智的。”张伟良说。
  “济南作为省会城市,有其必然要肩负的历史使命,因此需要城市规模的壮大。”山东师范大学城市与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程道平曾经主持编制了济南新型城镇化规划,并且提出要建设组团式的济南都市中心区。
  在去年的务虚会上,王文涛手拿特意跟化学老师借来的原子模型,向大家详细阐述一座城市的主中心、副中心、次中心、地区中心和卫星城之间的关系。他表示,未来的城市结构就像一个原子,济南将致力于打造1个主中心、1个副中心、5个次中心、12个地区中心和2个卫星城,划定城市边界,实现精明增长和组团发展。
  城市结构和框架出来了,也就决定了商业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绿地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底图。未来济南还要根据城市未来发展的框架和结构,规划建设相适应的综合交通体系,完善快速路网及慢行系统,根据“15分钟生活圈”配套完善商业、教育、卫生、景观绿化等基础设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实现城市的合理均衡发展。
  “要发展新的城市框架,不是几年的事,这是一个长久的课题。”程道平说,“但这更是一个长远的办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