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东昌府区建集中供养中心见成效

     本报记者 张跃峰 通讯员 孙伟 
  当前,有不少贫困家庭是因为出现了病残特困人员,拖累着全家得轮流照顾而没法外出挣钱。为了破解这个难题,东昌府区率先推行特困家庭失能人员集中供养帮扶模式,通过建设集中供养中心积极探索特困家庭中的智障、肢残、病残等失能人员集中供养模式,让病残人员得到全天候的专业精心照料和贴心关爱,让更多劳动力从繁重的护理工作中解放出来,放心外出打工或发展产业项目实现增收,有效解决“一人失能、全家困境”的贫困问题。目前,集中供养中心已经试运行,首批入住失能人员20人,取得了初步成效。
全区3000多贫困户,将近7成因病因残致贫 
  据东昌府区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东昌府区在脱贫攻坚摸底调研时发现,因病因残致贫户数量较多,占比较高。  该负责人提供了这样一组数字,全区89.85万人口中,残疾人口1.2万人,占总人口的1.34%,特别是病残人员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比重更高。全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145户,其中因病致贫1824户,因残致贫369户,因病因残致贫户数占比高达69.73%,其中失能人员400余人。一人失能、全家拖累。 
  这部分贫困人口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由于无劳动能力或因家中有病残人员需要照料护理而无法外出,对于产业扶贫、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等帮扶措施,这类特困群体均不能参与其中,同时由于家中有病残人员,除生活困难外,负责照料的家属及全家都背负了较重的精神压力,时而久之,对身心及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 
  近年来,东昌府区按照要求,相继推行实施了医生“一帮一”、“邻里互助”等扶贫模式,有效解决了一部分贫困家庭病残人员的照料护理问题,释放了部分劳动力务工或者发展产业,但是由于失能人员需长时间或者全天候陪护照料,上述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有失能人员特困家庭的困境。可以说,这部分群体成为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也成为党委、政府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针对这个问题,东昌府区开始探索特困家庭中的智障、肢残、病残等失能人员集中供养模式,并确定了把爱心福利院作为集中供养中心建设地点。
集中供养人员可进可出,实行动态管理
  建设集中供养中心的同时,东昌府区还出台了《贫困家庭失能人员集中供养救助试行办法》,明确了除精神、传染类疾病等患者不在范围内外,农村五保户、城市“三无”人员、城市低保对象、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等贫困家庭中的失能人员,均可享受政府集中生活帮扶。 
  对集中供养失能人员进行严格筛选,吃、穿、行、如厕、洗澡、上下床等6项指标,必须有一项以上不能自理或半自理才可入住供养中心。具体筛选流程是先由区民政、残联先从残疾、低保、五保等数据库筛选出准入人员,再由镇(街道)、村(社区)及个人核实、说明情况,最后由家庭按照自愿原则进行申报。严格按照自愿申请→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公开公示→审核审批五步工作程序,由区民政(残联、扶贫)、镇(街道、园区)、村(社区)三级把关审核,确保每个申请人员符合集中供养条件。供养中心与失能人员、失能人员监护人、镇(街道)签订四方协议(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义务)后,失能人员即可入住供养中心。
  供养中心建立精准扶贫档案,对供养人员实行动态管理,确保集中供养公平、公正。每个季度对供养人员所在家庭的务工和产业收入情况进行追踪回访。供养人员通过治疗恢复自理能力的,办理相应手续停止集中供养;供养人员的家庭通过劳动力释放实现“脱贫摘帽”的,由其家人接回家照顾或者在供养中心有空余床位的前提下支付相应费用继续享受集中供养。对供养人员家庭“脱贫摘帽”标准进行严格划定,在家庭年度纯收入减去集中供养所需费用后,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可认定为“脱贫摘帽”,有效防止失能人员回归家庭后再次返贫的现象发生。 
提供精细护理,让每人时刻感受爱在身边
  由于入住集中供养中心的特困人员,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精心照料。东昌府区坚持以人为本,尽心竭力为入住人员提供较高水平的护理和生活服务。民政、扶贫办、财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孤残困难家庭人员集中供养中心机构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由区民政局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并对集中供养中心的服务照料、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工作值守、院务财务等工作作出了明确规定。 
  把区人民医院西院区确定为集中供养中心定点医疗诊治单位,区人民医院每天安排一名全科医生值班负责常见病处理,每周对入住人员进行一次身体检查,每一季度进行一次全方位查体,并为每个集中供养人员建立了健康档案,对供养人员健康指数进行统计和分析。建立健全“五分钟急会诊”机制,开通集中供养急诊电话和绿色通道,配齐氧气瓶等急救设备以及药品,确保第一时间对发生疾病的集中供养人员进行紧急救治,五分钟内对口疾病专家医生全部达到进行紧急会诊。其中,供养人员患重大疾病所需治疗费用,由政府采取医疗救助方式对其进行帮扶。 
  与此同时,聘请行业专业人员,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护理从业人员熟练掌握护理及营养知识,确保每名工作人员持证上岗。每名护工人员服务3-5名失能人员,服务质量实行量化考核,与绩效挂钩。在床头为每名入住人员配备了呼叫系统,当有需要时可随时呼叫护理人员,实现了全天候服务。区医院专业人员每周定期为集中供养人员提供肢体功能训练,同时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对集中供养人员开展心理教育和疏导,并在供养人员活动区域经常播放轻音乐,配合舒缓其精神压力。精心配制健康食谱,特别是提供差异化服务,分类配制“三高”人员和其他人员的食谱,引导供养人员科学、健康、合理饮食,一定限度上用食疗代替药疗,减轻其对部分药物的依赖程度,提升健康指数水平。规范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保障了每名入住人员都能得到精心护理、细心照料、贴心关怀、诚心服务,时刻感受到爱在身边。 

释放劳动力实现再就业,综合帮扶脱贫
  集中供养中心运营以来,坚持做好“加减法文章”,积极帮助释放的劳动力实现再就业或发展产业提高家庭收入,全力引导集中供养人员科学饮食用药,减少住院次数降低家庭支出,综合帮助贫困家庭增加收入、脱贫致富。20名失能人员入住供养中心后,之前负责照顾失能人员的28名得以释放,目前已基本实现务工就业,人均年可增收3万余元,家庭收入明显增加。 
  据东昌府区相关负责人分析,从试运行情况看,这20位供养人员每年约需费用60万元(年均3万元/人),减去五保、低保(五保每人每年支出4000元、低保每人每年支出约2000元)等原有财政支出,20名供养人员每年新增财政支出约55万元。这20名集中供养人员共释放劳动力28人,可外出打工或发展产业项目,贫困家庭年可增收80余万元(按每人年增收3万余元计算);照料20名失能人员可增加6个工作岗位,优先在贫困家庭中选择,贫困家庭年可增收20余万元;同时在专业人员指导护理下,供养人员减少了药品摄入量及住院次数,每个供养人员家庭年可减少支出3000元以上,20人预计每年可减少财政支出(用于支付医疗费用)15万元以上。“几加几减”,对20名失能人员进行集中供养,每年财政约新增支出40万元,贫困家庭可增收110余万元。
  因目前入住人员较少,人均费用相对较高,以后随着入住人员逐渐增加,人均费用将明显降低,集中供养中心供养人员达到100人时,预计供养人员年均费用降低至2.5万元/人。尤为重要的是集中供养人员入住中心后,供养人员及其家属精神面貌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同时让特困家庭真正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和温暖,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政治效益多赢的局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