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市区内今后不再审批废品回收站

  本报报道的一处废品回收站将改造成停车场。
     近几日,本报连续关注济南那些影响市容的废品回收站。造成废品回收站的野蛮生长、环境脏乱差有多种原因,这其中除了行业本身的问题,更多的是在监管方面出现了漏洞。如何让这个行业健康发展,这些废品回收站又该何去何从,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文/片 本报记者 刘雅菲
实习生 刘晓

废品回收站
各区已停止审批

  一家正规的废品回收站,首先要有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但是今后想拿到一张在二环内经营废品回收的营业执照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14日,记者从济南市内各区的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目前市区内的各区已经停止了废品回收站点的审批。
  “在创建卫生城市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停止了二环以内废品回收站的审批。”历下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期间,又将范围扩大到整个历下区。“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今后历下区将停止全部废品回收站的审批。”市中区市场监管局一位工作人员则告诉记者,“创城结束后该如何审批现在还不确定,但至少二环以内不会再批了。”
  在二环以外的高新区,现在个体经营的废品回收站也已经暂停。
有多少无证收购站
没一个部门能说清

  在采访中,记者询问多个部门,济南的无证废品收购站到底有多少,却没有任何一个部门能说得出来。“废品回收站的数量没有统计,这一方面是因为废品回收站点流动性比较大,另一方面也说明,相关部门在管理中出现了问题,没有将废品回收站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业内人士孔先生认为,目前,废品收购站由工商、环保、城管和商务四个部门在管理,但实际上,各个部门各自负责,却没有一个部门对整个行业进行规划和指导。
  商务部《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商务主管部门是再生资源回收的行业主管部门。但是记者在采访济南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时,对于济南市再生资源行业有没有回收标准和发展规划,这位负责人并不清楚。
专门成立领导小组
现在不知组长是谁

  2010年,《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全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通知》提出的目标是力争用两年时间,通过建立回收企业和从业培训体系,规范改造社区居民回收站点、分拣中心和集散市场。
  记者了解到,济南曾经专门成立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供销社,当时的一位供销社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
  据济南市供销社相关负责人介绍,领导小组成立以后,在短期内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运行了一段时间之后,随着领导的换届变更,领导小组已经形同虚设,“领导都换了三届了,现在领导小组的组长是谁都不得而知了。”
  记者又就济南市再生资源行业的未来发展咨询了主管部门济南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只表示“将来还是要学习先进国家的经验,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对于记者提出的行业制度和规划等问题,并未作出回答。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