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规范废品收购站更需要主动作为

     本报记者 刘雅菲
实习生 刘晓

  在新一季的电视问政中,有两个案例给记者留下挺深的印象。两期节目中,分别曝光了两处废品收购站,因为脏乱差,附近居民反映了多年没有结果,电视曝光之后,区长立即现场办公,当时便摸清了收购站情况,并且确定了取缔时间。
  在创建文明城市的冲刺阶段,这样的立即整改让人叫好,但又引起了记者的思考,区长办公效果固然不错,但总不能每一处脏乱差的废品收购站,都通过这种方式去取缔或者整改吧。
  整改并不意味着一律取缔。城市再生资源这个行业的发展原本应该和城市的发展并驾齐驱,起到助力和推动作用。只是由于缺乏管理和粗放发展,济南市的再生资源行业已经走向了城市发展的对立面。
  在济南市再生行业协会党委书记、济南市再生资源总公司总经理朱先生看来,“市区内的废品回收站全部搬迁至市区外造成了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市民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可回收的生活垃圾交给谁来处理,市民家里的废品想处理掉,就是图个方便,如果家门口没有能够回收的站点,那么这些可回收的资源就会被浪费掉。”
  这是一个矛盾,矛盾的解决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
  要让济南真正有个文明城的样子,等着别人来指出问题不行,光做表面文章也不行,必须得主动作为。仅仅从废品收购站一事来看,是时候联合多个部门,来一次彻底整治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