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首个轨交车站月底见真容

  从车站西侧望去,前大彦站呈现鱼腹的形状。 本报实习生 赵夏晔 摄
     本报记者 魏新丽 喻雯
实习生 赵夏晔

  作为R1线首个开建车站,前大彦站4月初主体完工后,目前正进行脚手架拆除工作,预计6月30日拆除完毕,成为济南轨交首个与市民见面的车站。
  4日下午,记者来到济南轨交R1线前大彦站。工人正在进行紧张的收尾工作,拆除脚手架和绿色围挡。在中建八局高架一标承建的三站两区间中,池东站计划7月中下旬主体施工完成,园博园站计划7月底8月初主体施工完成。也就是说,8月初具备铺轨条件。
  记者站在前大彦站西侧,向前望去,整个前大彦站的脚手架已拆除一半,露出站台上半部分。露出的站体是清灰色的,由清水混凝土浇筑而成,典雅庄重。墙面十分简洁,平整光滑,没有多余的装饰。
  据中建八局高架一标工程部经理韩创介绍,脚手架全部拆除以后,前大彦站将是国内见到的第一个外面向里面看没有装修的清水混凝土车站,这体现的是清水混凝土的工艺效果,整座前大彦站的外形和所有的公共区域全部采用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不加任何外装饰;混凝土浇筑一次成形,不但表面光泽无气泡,还节省了二次装修费用,内装修和外立面一气呵成。脚手架拆除后,车站外观不会发生变化,记者现场看到的地铁站外貌,就是将来市民乘车时见到的样子。
  从西侧望去,前大彦站整个站体收入眼中,可以看到南北两侧连接高架的站体较为狭窄,而中间部分较为宽阔,向外弯曲,看上去就跟鱼肚子一样。
  韩创介绍,前大彦站车站样式为“双柱岛式鱼腹形”。是在车站中部设置一组曲线,车站端部呈梭形,站台中间宽、两头窄。“地铁出入口为11米,站台最宽处将近30米,区间车辆可更好地衔接。”韩创说。
  除了岛式鱼腹设计,整座前大彦站设计为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共四层高。其中,地下一层为电缆夹层和消防泵房,地上一层为变电所,地上二层为站厅层,地上三层为站台层,二层三层之间有一个夹层。
  前大彦站是整个轨交建设汇总进度最快的车站,也是济南市地铁首座主体结构完工的车站。韩创称,预计6月30日脚手架将全部拆除完毕,届时,这个造型优美的鱼腹式建筑就将完整地展现在公众面前,成为济南轨交首个与市民见面的车站。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