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寻根传统文化,企业更有精气神

  贵州400多企业家代表曲阜寻“动力”。
     本报济宁6月14日讯(记者 汪泷 通讯员 张令伟 郑艳艳)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的曲阜市,越来越成为游客学习传统文化、体验研学之旅的首选地。如今更是迎来初夏旅游的小高峰,全国各地大中小学、企业纷纷组织旅游团到曲阜参加研学旅游体验项目。
  6月4日,贵州中产之家400多人的企业代表专程来感受传统文化,开启为期3天的研学行程,将儒家文化思想融入企业,为企业文化建设注入强而有力的思想源泉。“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用老祖宗的智慧、用国学来恢复民族之魂,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转型,更离不开传统文化,作为华夏子孙,有责任、有义务弘扬传统文化、企业精神。”提及为何到曲阜拜圣习儒,中产之家副理事长邓福祥如是说。
  贵州的企业代表们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崇敬之情走进曲阜孔庙,向祭孔典礼上向至圣先师敬献花篮,鞠躬致敬。随后,中产之家还专门邀请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讲解了儒学文化精髓,他以《让孔子照亮人心》为题,从八德诠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强调德之重。还分别从信念——看见远处的自己、明礼——走向远处的自己、诚敬——成为远处的自己等角度,为中产之家高管讲解了儒家文化。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了魂,就无法克服各种困难,也很难走的长远。当下,我们的物质文明得到了丰富,精神文明同样也需要提升。”在团队中,优先众筹董事长姜全斌认为,通过传承传统文化,可提高企业的责任心,肩负起国家文化的责任和使命,他们在为企业服务的同时,也在不断的丰富自己,从自身出发、修己开始,用儒家文化理念来提升中产之家的团队,让团队一步步走向成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