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贫困户邱玉国的新龙门客栈

  
  文/片 本报记者 隋忠伟 通讯员 钱玉军        

  通过县里的小额扶贫贷项目,五莲县户部乡的邱玉国成功贷款5万元,他把这些钱投入到装修“龙门客栈”和扩大自家樱桃园规模。借着采摘季的东风,他的龙门客栈一年能多赚七八千元,樱桃园也由原来的2亩发展到现今的8亩,樱桃的毛收入一年在10万元左右。如今,幸福的小日子,越过越红火。
  利用新房
开起农家客栈

  “老伴儿要是能活到现在,看到这些该多高兴……而七年前,老伴儿就病故了。”一说起这些,老邱的眼眶湿了。今年52岁的邱玉国是五莲县户部乡上沟村的贫困户,原先在村里有四间老屋,据他说,老伴儿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住上新房。
  变化发生在2016年,这一年,上沟村向县里申请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成,村里首批70户村民搬离原居住地迁新居,搬到了位于上沟村不远的龙潭湖旅游度假社区。最让邱玉国满意的是,只交很少的钱,就住上了小洋楼。
  在龙潭湖旅游度假区,邱玉国利用新房开起了自己的龙门客栈,依托自家采摘园和旅游度假区,收入上升一大截,过上了富裕的生活。“村里共有220户,首批70户搬了下来,为了发展这70户,村里鼓励开民俗旅游和宾馆,组织他们先后去有经验的王家皂等地学习经验,并开了13家农家乐和5家宾馆,只要是周末,生意都很不错。”上沟村书记邱玉善介绍,生意好主要是因为采摘可以一直持续到秋季,夏季可以采摘樱桃、秋季可以打板栗。
通过贷款扶持
扩大发展规模

  邱玉国是全县第一批贷款的贫困户,去年10月,通过县里小额扶贫信贷富民农户贷,贷款5万元,把客栈装修了一番,将现有的8间客房都配上了独立卫生间。他还把樱桃园从原来的2亩地,扩大到现在种有500余棵樱桃树共8亩地的面积。借着采摘季的东风,老邱的龙门客栈一年能多赚七八千元,樱桃每年的毛收入也能到10万元左右。
  邱玉国的女儿虽然已经出嫁,但怕父亲孤单,她便在家里帮父亲照顾客栈。每天早上,邱玉国便会去樱桃园进行日常打理,客栈便交给女儿打理。
  前几年因为缺少资金,自家的大樱桃园疏于管理,他家的樱桃园规模小、产量低。现在,他通过县里小额扶贫信贷富民农户贷这笔钱,为樱桃抗旱、施肥,还进一步扩大了种植规模。“多亏了政府贷款,还不用咱自己打利息,今年买了土肥才能长得这么好,以前哪有钱打理樱桃啊!”邱玉国说,“现在樱桃品种多,有乌克兰、红灯、美早等,小樱桃10块钱左右一斤,大樱桃15块钱左右一斤,一个采摘季下来,毛收入能到10万元左右。”
  提到小额扶贫信贷,正忙着摘大樱桃的邱玉国开心地指着远处一片刚刚种下的樱桃说:“现在樱桃值钱了,借着这5万块钱,今年又买了一批苗子。”
  看着满园红彤彤的樱桃,邱玉国话里话外充满着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和憧憬:“今年樱桃结得好,明年产量还能翻一番,家里这生活不用愁了!”


  ▲邱玉国的龙门客栈。

◤邱玉国把樱桃采摘下来销售。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