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美育普及,从好好说话开始

     伦勃朗、米开朗基罗、毕加索,当三位西方艺术大师的作品在这个暑期会师京城,有没有点儿小激动?虽说这些年国外经典艺术作品已不鲜见,可要一下子集齐这三位的原作,就绝非易事了。不过,看过展的人们似乎没有想象中的欢欣雀跃,反倒是“不过瘾”的吐槽声不绝于耳。原来,除了一睹伟大作品的真容,由于缺少人们读得懂的背景故事,人们收获的更多只是“到此一游”。相信不少人都有类似经历:抱着“熏一熏”的心态走进展厅,却由于实在不知从何解读作品,只得铩羽而归。当面对西方艺术作品时,这类尴尬尤甚。
  在三位西方艺术大师作品展上,参观者很难有一种获得感。踏进展馆最终闯入眼帘的,要么是特别专业化的介绍,要么是只言片语的碎片化信息。展览从头到尾都没向人们解释这些展品的重要性,包括所选作品在曾经的年代到底有着怎样的地位。不少兴冲冲而来的参观者,除了拍照实在看不出什么门道。不少参观者认为,策展方没能把握这次给参观者“补课”的良机,人们印象里停留的依然只是他们的名字和逾亿美元的拍卖价。
  国外艺术展在内地热络起来,也就是近些年的事情。在此之前,偶尔露面的此类展览,吸引的大多还是业内人士。然而,时移世易,当普通群体成为参观主流时,布展方显然没来得及切换思维。不过,即便展览引入者意识到这个问题,真要换个“说法”也并非易事。国内大多数展览依然奉行的是“策展人至上”模式,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这些艺术专业人士更习惯自说自话,而并不关心面对的普通受众是否能够理解,枉费精美展品远道而来。
  在艺术评论家王海明看来,如果连一些对艺术史稍有涉猎的人都提不起兴趣,更遑论那些抱着凑热闹心态的人们从中感知美育的感召力。他认为,无论是前言、后记还是展品介绍文,当从好好说话开始,说出的话让参观者读得懂,如果能吸引人们沉浸其中,甚至离开展厅后还能再补做些功课,善莫大焉。     (陈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