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无悔青春绘蓝图棚改一线铸军魂

  高翔入户工作。
  高翔在走访调查。
  高翔在电脑前工作。
     “我就是一个普通的退伍士兵,这些工作就是我应该做的。”高翔,男,31岁,2003年12月入伍,2005年12月通过考试分配到商河县住建委工作。工作以来,他继续保持在部队期间忠诚可靠、勇敢担当的优良品质,用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的实际行动,在棚改旧改一线,展现了“转业不转志、退伍不褪色”的军人风范。今年5月份,高翔被共青团济南市委、济南市城市更新局授予了“济南市青年岗位操作能手”等荣誉称号。
  文/片 通讯员 杨小光

负责征收拆迁地块
6个单位242户棚改户

  根据工作分工,高翔具体负责明辉广场南地块的征收拆迁任务,共涉及商业总公司、西酒厂、畜牧局等6个单位的242户棚改户,户数多、情况复杂。为加快推进明辉广场南地块征收,他主动放弃节假日,盯靠在一线。
  早上太阳还未升起走出家门时,4岁的孩子还没有睡醒;晚上拖着疲惫的身躯,顶着星星回到家,孩子已经在妈妈的陪伴下睡熟。虽然满怀对妻子、女儿的深深歉意,但他总是对家人说“棚改等不起、慢不得,早拆完了,老百姓早住上新楼。”
  他也做到了这一点。几乎每天都是6点就到指挥部,在简单梳理一天的工作后,在指挥部到负责地块的路上,一碗老豆腐、两个馒头对付了早餐,开启了一天的紧张工作。
  在宣传发动阶段,他坚持每户必到,会同动迁组,与群众坐在马扎上,一条一条地解释县里的征收拆迁政策,解答群众的提问,并留下自己的手机号,便于群众咨询问题。
  虽然随身拿着大号的水杯,但是丝毫顾不上喝,“嗓子发干、喉咙哑了”几乎成了常态,也坚持“轻伤不下火线”,有时候拆迁户外出好几天,往往吃好几次“闭门羹”。
  如今,房屋拆除工作正在开展,认真、细心、耐心的他是明辉广场南地块拆迁居民的“熟人”,群众们都亲切地叫他“小高”。
凌晨3点做完全部工作
头天签约率达到95%

  入户测量阶段,他顶着炎炎烈日,皮肤晒黑了、晒伤了,跟着测绘公司走村入户,全程实地监督,禁止弄虚作假,拆迁户提出的不符合政策的要求,他都坚决予以回绝,确保了该测量一平方米都没落下、违法建设一平方米也不量,“油盐不进”、公正公平的军人作风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认可和充分肯定,也为签约搬迁打下了良好基础。
  6月27日,第一批国有土地上选择货币化安置签约的前一个晚上,他走访完最后一户,坐在办公桌前,又把涉及明辉路南地块的130户重新梳理了一遍,核对了姓名、面积等基础信息。
  等到全部工作结束后,时针已指向凌晨3点,他顾不上回家休息,躺在沙发上、盖着当年部队发的绿军装睡着了。
  第二天早晨5点,他已经赶到明辉路南地块,帮着动迁组搬桌子,搭好签约台,等着前来签约的群众。当天,该地块就签约125户,签约率达到了95%。
  他还记得退伍时老班长的话:“退伍,只是战场的转移,真正的士兵,即使脱下军装,也要保持军人的信念和勇敢。”高翔凭借着在部队练就的本领和精神,在棚改旧改平凡的岗位上,忘我工作、敬业奉献,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城市建设的伟大事业,树起了一面永不褪色的军旗。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