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3年时间,拽回了36名学生
本报记者 张跃峰
“现在,斗虎屯中学的吸引力越来越强。近三年来,先后有36名在外上学的孩子回来就读。2016年,我们镇内有214人升入了斗虎屯中学,达到了12年来的最好水平。今年的招生工作形势很好,相信绝大部分孩子会选择我们学校就读……”谈到斗虎屯中学的发展,东昌府区斗虎屯中学校长吴继峰言语中流露出自信和自豪。近年来,斗虎屯中学聚焦安全、教学和管理,甩开膀子、撸起袖子,用实干成就教育梦想,办学水平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认可。
关键词一:梦想
对一所学校而言,梦想就是发展愿景,这是一种精神的引领,一股力量的推动。一所学校有了梦想,有了方向和目标。经过反复论证和思考,该校提出制定了“重振斗中辉煌 实现人生价值”的发展目标,在全校上下正在逐步形成“正气、大气、锐气”的斗中精神,全校师生紧紧团结在一起,抓管理、重教研、勤学习,用努力和勤奋推动着学校各项工作规范和发展。
关键词二:安全
抓细、抓常、抓长,撑起安全保护伞。斗虎屯中学以平安校园建设为抓手,强化了安全工作。加强门卫管理,外来车辆不见人、不通话不准入校,来客不登记、不通话、不拿登记条不准入校,上课期间校外人员不准进入教学区。加强安全设施配备,教学楼二楼三楼都安上了三分之二封闭的防盗窗,高清摄像头做到了全覆盖。加强安全教育,通过主题班会、升旗仪式,安全预案演练等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值班,做到了全时段、无缝隙。加强餐厅管理,餐厅管理人员把好安全的原材料购置、食品留样、餐具消毒等六大关口,有力地保障了师生的饮食安全。加强通勤管理,每天上、下午放学错时五分钟,骑自行车和步行的学生错时离校,要求家长在恶劣天气必须到校接孩子。这些措施,为师生安全撑起了保护伞。
关键词三:德育
以德为先,坚持教育引导和规范管理“两手抓”。首先,做实教育引导大文章。在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的基础上,斗虎屯中学深入挖掘校内资源和当地资源,先后成立了师生百人梦想合唱团,京剧社团,口风琴社团,钢琴社团,舞蹈社团,古诗文吟诵社团,这些社团多次在全区教学围观、全市教学围观和全市语文学科突破现场会上精彩亮相。特别是舞蹈社团不仅走进了东昌电视台、聊城电视台,还走出聊城参加了山东省电视台文艺演出。在镇文化站站长梁颖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梁颖剪纸工作室”,开设了剪纸课程,进一步传承斗虎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依托学生文化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道德体验和道德实践,把德育目标落到了实处。另一方面,通过“12分”管理规范学生行为。每个学生每学期12分,根据学生的表现,依据校规校纪,班规班纪扣分或加分。同时,深化家校合作,开展了留守儿童家长陪餐、违纪学生家长陪读、优秀学生和家长一同领奖等活动,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增强了教育合力。
关键词四:教学
深入实施“一工程”,提升学科教学质量。在认真实施语文“五个一”(每天读一个十分钟、每天记一句经典名言、每天写一句真情、每周背一首诗词)和英语“六个一”(每天1-2个单词、每天一个句子、每周一篇对话、每旬一篇课文、每旬一套听力、每月一本读物)工程使语文、英语两个学科初步实现了学科质量突破的基础上,又根据实际制定了其它学科的“N个一”工程:如化学每课一练、历史每节一张思维导图;地理每周一张地理绘图等等,有的班级还开展了自己班里的“N个一工程”,比如九二班的操前读积累本文科本和理科本、书桌目标等……“N个一工程”,保证了学科教学质量“全面开花”。
关键词五:公平
关爱留守儿童,维护教育公平。斗虎屯镇远离城区,经济欠发达,近年来进城务工的人员越来越多,导致留守儿童大量存在。为保障他们的受教育权益,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详细记录了每名学生家长的务工地址及联系方式,定期联系,通报其学习生活情况,督促家长关注孩子成长。学校认真落实国家资助政策,确保阳光、透明、公正。在此基础上,学校积极争取蒲公英协会成立了阳光励志奖学金,积极争取济南兰夫集团成立了爱心公益奖学金,成立了斗虎屯中学“滴水善行”公益组织,尽最大努力关心、帮助留守儿童,让他们和其他孩子一起健康成长。
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2016年,市、区教育局分别在斗虎屯镇中学召开了教学工作现场会,区政府在斗虎屯中学召开了教师节座谈会。2015年,改变了11年无一人升上聊城一中、聊城三中的历史。2017年,斗虎屯中学升入重点高中人数达到学校近15年来最多。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现在,斗虎屯中学的吸引力越来越强。近三年来,先后有36名在外上学的孩子回来就读。2016年,我们镇内有214人升入了斗虎屯中学,达到了12年来的最好水平。今年的招生工作形势很好,相信绝大部分孩子会选择我们学校就读……”谈到斗虎屯中学的发展,东昌府区斗虎屯中学校长吴继峰言语中流露出自信和自豪。近年来,斗虎屯中学聚焦安全、教学和管理,甩开膀子、撸起袖子,用实干成就教育梦想,办学水平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认可。
关键词一:梦想
对一所学校而言,梦想就是发展愿景,这是一种精神的引领,一股力量的推动。一所学校有了梦想,有了方向和目标。经过反复论证和思考,该校提出制定了“重振斗中辉煌 实现人生价值”的发展目标,在全校上下正在逐步形成“正气、大气、锐气”的斗中精神,全校师生紧紧团结在一起,抓管理、重教研、勤学习,用努力和勤奋推动着学校各项工作规范和发展。
关键词二:安全
抓细、抓常、抓长,撑起安全保护伞。斗虎屯中学以平安校园建设为抓手,强化了安全工作。加强门卫管理,外来车辆不见人、不通话不准入校,来客不登记、不通话、不拿登记条不准入校,上课期间校外人员不准进入教学区。加强安全设施配备,教学楼二楼三楼都安上了三分之二封闭的防盗窗,高清摄像头做到了全覆盖。加强安全教育,通过主题班会、升旗仪式,安全预案演练等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值班,做到了全时段、无缝隙。加强餐厅管理,餐厅管理人员把好安全的原材料购置、食品留样、餐具消毒等六大关口,有力地保障了师生的饮食安全。加强通勤管理,每天上、下午放学错时五分钟,骑自行车和步行的学生错时离校,要求家长在恶劣天气必须到校接孩子。这些措施,为师生安全撑起了保护伞。
关键词三:德育
以德为先,坚持教育引导和规范管理“两手抓”。首先,做实教育引导大文章。在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的基础上,斗虎屯中学深入挖掘校内资源和当地资源,先后成立了师生百人梦想合唱团,京剧社团,口风琴社团,钢琴社团,舞蹈社团,古诗文吟诵社团,这些社团多次在全区教学围观、全市教学围观和全市语文学科突破现场会上精彩亮相。特别是舞蹈社团不仅走进了东昌电视台、聊城电视台,还走出聊城参加了山东省电视台文艺演出。在镇文化站站长梁颖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梁颖剪纸工作室”,开设了剪纸课程,进一步传承斗虎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依托学生文化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道德体验和道德实践,把德育目标落到了实处。另一方面,通过“12分”管理规范学生行为。每个学生每学期12分,根据学生的表现,依据校规校纪,班规班纪扣分或加分。同时,深化家校合作,开展了留守儿童家长陪餐、违纪学生家长陪读、优秀学生和家长一同领奖等活动,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增强了教育合力。
关键词四:教学
深入实施“一工程”,提升学科教学质量。在认真实施语文“五个一”(每天读一个十分钟、每天记一句经典名言、每天写一句真情、每周背一首诗词)和英语“六个一”(每天1-2个单词、每天一个句子、每周一篇对话、每旬一篇课文、每旬一套听力、每月一本读物)工程使语文、英语两个学科初步实现了学科质量突破的基础上,又根据实际制定了其它学科的“N个一”工程:如化学每课一练、历史每节一张思维导图;地理每周一张地理绘图等等,有的班级还开展了自己班里的“N个一工程”,比如九二班的操前读积累本文科本和理科本、书桌目标等……“N个一工程”,保证了学科教学质量“全面开花”。
关键词五:公平
关爱留守儿童,维护教育公平。斗虎屯镇远离城区,经济欠发达,近年来进城务工的人员越来越多,导致留守儿童大量存在。为保障他们的受教育权益,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详细记录了每名学生家长的务工地址及联系方式,定期联系,通报其学习生活情况,督促家长关注孩子成长。学校认真落实国家资助政策,确保阳光、透明、公正。在此基础上,学校积极争取蒲公英协会成立了阳光励志奖学金,积极争取济南兰夫集团成立了爱心公益奖学金,成立了斗虎屯中学“滴水善行”公益组织,尽最大努力关心、帮助留守儿童,让他们和其他孩子一起健康成长。
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2016年,市、区教育局分别在斗虎屯镇中学召开了教学工作现场会,区政府在斗虎屯中学召开了教师节座谈会。2015年,改变了11年无一人升上聊城一中、聊城三中的历史。2017年,斗虎屯中学升入重点高中人数达到学校近15年来最多。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