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一男子抓到“脖子王”蟋蟀他靠抓蟋蟀月收入达3万
脖子王”蟋蟀。
“‘脖子王’曾在宁津《蟋蟀谱》中有过记载,但由于近年来抓捕严重,这个品类目前很少见。”张俊朋告诉记者,目前,这只‘脖子王’已被人买走,因为总的里码不是很大,主要用作观赏之用,所以售卖价格不是很高。
张俊朋今年40岁,专业捉蟋蟀已经二十年了,每年的8月到9月,他都会放弃打工,专门请假回家抓蟋蟀,这一个月的收入可达3万元。张俊朋介绍,选好的蟋蟀首先要看色,色要正;其次干老度要好,龙形四方大头,包扎要紧;再次底板要足声音洪亮,牙宽厚长带黑线。“一只健壮、威猛、健康、灵活、色正的蟋蟀,一般‘斗性’十足,里码大概都在6里以上,售卖价格最高可达几万元。”
在抓蟋蟀方面,张俊朋也有自己的“窍门”。他说,对于视线不好的夜晚来说,“听声”是捉蟋蟀尤为重要的一项技能,凭借声音就能判断出这块地里的蟋蟀多不多已经成为这些“蟋蟀捕手”们最基本的能力。“一般夜间抓到的蟋蟀,第二天白天就可以卖掉,价格从几十元到上万元不等,对于暂时滞留在手里的蟋蟀,还需要自己临时饲养,一般的品类只需要喂养豆角、玉米粒,好一些的品类的还需要配置专门的饲料。”张俊朋说。
张俊朋告诉记者,宁津蟋蟀品种多、生性好斗,有白牙青、红牙青、乐陵黄等品系,今年他又发现了牙瘤、蜜蜡眼和脖子王,作为捉虫人,他感到特别高兴。可同时让他担忧的是,这几年因为捉蟋蟀的人越来越多,想要捉只好蟋蟀越来越难。尤其是很多人不注重保护蟋蟀资源,滥捉母蟋蟀和小蟋蟀,给宁津蟋蟀资源造成了很大伤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