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无证幼儿园,助其“转正”才能多赢
□李英锋
11月14日,北京市教委网站公布7部门联合印发的《北京市学前教育社区办园点安全管理工作基本要求(试行)》,同时在印发通知中提出,设立一批接收3-6岁儿童进行保育和教育的社区办园点。通知要求,对条件较好的无证幼儿园给予支持和帮助,创设条件使其符合社区办园点的要求,并对社区办园点的举办者加强管理和引导,规范其行为。(11月19日《新京报》)
城市幼儿园的供需矛盾由来已久。一方面,正规幼儿园数量不足,难以满足孩子们的入园需求,存在着“入园难”的问题;另一方面,无证幼儿园遍地开花,难以取缔,存在着“监管难”的问题。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民众对幼儿园的需求越来越大,如果依然坚持原来的幼儿园管理模式,上述矛盾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而引导、鼓励、支持条件较好的无证幼儿园“转正”,转为门槛较低的学前教育社区办园点,可以有效缓解幼儿园的发展矛盾和监管矛盾,实乃多赢之举。
设立正规幼儿园有一套政府制定的严苛标准,对办园规模、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等的要求较高,很多民办“幼儿园”难以达标,难以通过审批。正规幼儿园的缺位给无证幼儿园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在大城市,无证幼儿园数量不少,且分布较广泛,收费较低,有的无证幼儿园已存在多年,这些幼儿园实际上承担了相当一部分幼教功能,也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民众的入园需求空白,获得了民众的认可。平心而论,要全面彻底取缔无证幼儿园会遇到很大阻力,不太现实,而让无证幼儿园长期处于“黑户”状态,凸显监管的尴尬。
政府部门转变管理思维,推出学前教育社区办园点模式,对社区办园点在场地、设施、人员等方面放宽标准,给无证幼儿园开辟了一条可行的规范发展之路,“达标”对一些无证幼儿园不再是可望不可即的事情,无证幼儿园在改造完善后就可以成为正规的社区办园点,堂堂正正地招生,堂堂正正地开展教育活动。无证幼儿园的“转正”可以堵住幼教市场的部分漏洞,减少幼教市场的风险和隐患,可以规范幼教市场的发展,向民众提供更多达标的幼教资源,让民众拥有更多正规幼教机构选择权。同时,将一些具备条件的无证幼儿园“转正”,也可以降低教育等部门的监管压力,减少监管风险,提升监管的效率。
比之用苛刻标准将很多无证幼儿园拒之正规幼教市场的审批大门外,又无奈地面对无证幼儿园长期生存的现实,政府因势利导,调整政策,放宽审批标准,让更多无证幼儿园有机会“转正”,进入规范发展的轨道,无疑更务实,更具科学性、合理性,更符合实际,更贴近民众需求和管理需求。期待北京进一步探索无证幼儿园有条件“转正”的经验,蹚出一条新路,用无证幼儿园“转正”这把钥匙开一开“入园难”的矛盾之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11月14日,北京市教委网站公布7部门联合印发的《北京市学前教育社区办园点安全管理工作基本要求(试行)》,同时在印发通知中提出,设立一批接收3-6岁儿童进行保育和教育的社区办园点。通知要求,对条件较好的无证幼儿园给予支持和帮助,创设条件使其符合社区办园点的要求,并对社区办园点的举办者加强管理和引导,规范其行为。(11月19日《新京报》)
城市幼儿园的供需矛盾由来已久。一方面,正规幼儿园数量不足,难以满足孩子们的入园需求,存在着“入园难”的问题;另一方面,无证幼儿园遍地开花,难以取缔,存在着“监管难”的问题。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民众对幼儿园的需求越来越大,如果依然坚持原来的幼儿园管理模式,上述矛盾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而引导、鼓励、支持条件较好的无证幼儿园“转正”,转为门槛较低的学前教育社区办园点,可以有效缓解幼儿园的发展矛盾和监管矛盾,实乃多赢之举。
设立正规幼儿园有一套政府制定的严苛标准,对办园规模、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等的要求较高,很多民办“幼儿园”难以达标,难以通过审批。正规幼儿园的缺位给无证幼儿园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在大城市,无证幼儿园数量不少,且分布较广泛,收费较低,有的无证幼儿园已存在多年,这些幼儿园实际上承担了相当一部分幼教功能,也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民众的入园需求空白,获得了民众的认可。平心而论,要全面彻底取缔无证幼儿园会遇到很大阻力,不太现实,而让无证幼儿园长期处于“黑户”状态,凸显监管的尴尬。
政府部门转变管理思维,推出学前教育社区办园点模式,对社区办园点在场地、设施、人员等方面放宽标准,给无证幼儿园开辟了一条可行的规范发展之路,“达标”对一些无证幼儿园不再是可望不可即的事情,无证幼儿园在改造完善后就可以成为正规的社区办园点,堂堂正正地招生,堂堂正正地开展教育活动。无证幼儿园的“转正”可以堵住幼教市场的部分漏洞,减少幼教市场的风险和隐患,可以规范幼教市场的发展,向民众提供更多达标的幼教资源,让民众拥有更多正规幼教机构选择权。同时,将一些具备条件的无证幼儿园“转正”,也可以降低教育等部门的监管压力,减少监管风险,提升监管的效率。
比之用苛刻标准将很多无证幼儿园拒之正规幼教市场的审批大门外,又无奈地面对无证幼儿园长期生存的现实,政府因势利导,调整政策,放宽审批标准,让更多无证幼儿园有机会“转正”,进入规范发展的轨道,无疑更务实,更具科学性、合理性,更符合实际,更贴近民众需求和管理需求。期待北京进一步探索无证幼儿园有条件“转正”的经验,蹚出一条新路,用无证幼儿园“转正”这把钥匙开一开“入园难”的矛盾之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