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芦苇地冒雪架线,15天送上光明

  当年供电铁军架线施工的场景(资料图)。
     20年前,在微山湖的深处,零星地“漂着一些船居户”,他们居住分散,靠打鱼捕虾为生。夜晚来临,一家人点着煤油灯,在微弱的灯光下,围聚一起吃饭。
  1997年10月,山东省电力工业局划拨30万元专项资金,由济宁电业局组织并制定实施方案,微山县供电局抽调了180余名干部职工组成施工队,于11月初的微山湖枯水期顶风冒雪架线施工,短短15天就完成了微山高楼乡渭河村20.11公里长10千伏追踪线路的架设工程,为船居户送去了光明。

  文/图 本报记者 孙璇 通讯员 高文涛 赵萍

芦苇地一走10公里
短短15天,船居民用上电

  67岁的宗世民就是当年参与施工的电力人员之一,如今的他早已双鬓斑白。
  20年前,时任微山县供电公司安检科长副总工程师的宗世民,负责北段施工。他们向大湖深处进发,一米多高的苇子,要在湖地打槽、立杆、架线,宗世民心里清楚这是一场硬仗。
  1997年11月10日下午,在冻结的湖滩上搭建帐篷,用芦苇铺设地铺,立起简易的灶台,宗世民一行在此处“安营扎寨”。
  1米多高的苇子地,宗世民要做的就是趟出一条路,定位打桩。从白天到黑夜,一天下来要走10多公里,干粮随身携带,水壶的水又凉得快,一口热水都喝不上。
  “在湖沼地里,哪个不小心走到水坑里,往往人走出去了,靴子还留在原地,得俩人合力拔出。靴子里灌了水,空干了继续穿,等到晚上再用苇子点火烤干。”宗世民说。
  “当时施工条件差,线杆都是几十人拉,全靠人力。”渭河村党支部书记孙茂东说,湖滩底部泥质松软,工程机械难以进入,刚开始运送线杆需要手抬肩抗,深一脚浅一脚速度缓慢。“正好附近村民运送苇子时需要一种六米长的厚铁皮托盘,大伙因地制宜,用托盘运送线杆,既可以减少队员的体力,也能提高效率。”
  挖掘线杆坑基需要钎凿镐刨,挖出半米深后,积水很快漾了出来,施工人员摘下安全帽一下一下向外舀。沾了水的绳子像是钢丝绳,手背红肿,裂出一道道血痕成了家常便饭。
  经过15天的艰苦作业,1997年11月25日上午,渭河村合闸送电。随着“咔嚓”一声,船居户家中电灯亮了起来。有的船居户在自家床单上写下“人民电业,情系渔家”的话语送给电力人员。
渔村告别煤油灯
通上电,生活有奔头

  “通电时,鞭炮声没停过,真是比过年还要热闹哩,对整天漂着的船居户来说,通电是不敢想的,可是供电局却让我们用上了电。”回忆往事,孙茂东感慨万分。
  通电那天,宗世民工作在外,没在现场。但得知村民用上电了,他还是很欣慰。“每次去村子,知道你是电力工作人员,村民都很尊敬你。”宗世民打心眼里希望光明能照亮这个大湖深处的村庄。
  有了电,船居户结束了漂泊,聚集到了渭河,形成了村庄。村里的养殖业和旅游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以前养殖没有增氧机,冬天抽水用柴油机,现在都用上了电机,经济收入翻了10倍。村民也不用点着煤油灯,在微弱的灯光下围聚一起吃饭。
  47岁的张贵永得知家里能用上电时异常欣喜,他从未想过家里能用上电。“记得那天电通到家里时,一家人都很新鲜,围着电灯,怎么看也看不够。”没通电时,张贵永以捕鱼为生,去外湖打鱼一去就是一整天,一天有七十多元的收入。到了晚上,湖面上黑漆漆的一片,他们一家早早地就睡了。
  现在,张贵永的水泥船有300多平方米,十多个房间,能容纳十张桌子,夏天时游客能爆满。“通电前,家里的小船进去后都直不起腰,通电后,搞起了养殖业,家里陆陆续续添了电视机、冰箱等电器,现在还能上网。渔塘里也都是高级品种,大闸蟹、甲鱼、桂鱼等,年收入都能达到10万元。”张贵永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