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这场“机器人大战”拼出真实力

  现场选手们进行比赛。
     本报济宁11月19日讯(见习记者 王博文 通讯员 倪雪梅 赵爽) 18日上午,首届济宁市机器人大赛暨“博航杯”创客节在济宁高新区体育馆拉开帷幕。本次活动共吸引600多名来自各县市区的中小学生参加。大赛共设置FLL机器人挑战赛、WER工程创新赛、智力七巧板竞赛等16个参赛项目,并现场决出一、二、三等奖。
  当日上午,在高新区体育馆内,比赛正在激烈上演。小选手们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很快进入到比赛状态。通过软硬件调整与设置,机器人很快就动了起来,并完成一项又一项的挑战。
  本次大赛的参赛选手分为小学组和中学组,参赛项目为机器人项目和科技项目。比赛分为FLL机器人挑战赛、WER工程创新赛、机器人灭火竞赛、机器人创意比赛、越野轨迹赛机器人、3D打印/创意木工、NOC选拔赛航天计划、NOC选拔赛应用数学、智力七巧板竞赛、扑克牌建高塔竞赛、遥控四轴飞行器任务飞行计时赛、水火箭打靶、悬浮纸飞机留空计时赛、乒乓球反弹击物比赛、纸桥称重比赛等项目。
  另外,与比赛同时进行的,还有创客教育高峰论坛。论坛活动为大家解读了新时代精神下,创客教育的发展前景与时代需求。通过参与创客活动,引导和激发济宁市中小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更多的青年人在机器人等高新科技领域进行学习、探索、研究和实践,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推动机器人科学技术的普及。
  据了解,本次大赛由市科协、市关工委、市教育局、团市委、高新区管委会联合举办,济宁高新区科学技术协会、济宁高新区科技中心、济宁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承办。
操作机器人,配合很默契 四个小伙伴比赛中共成长
  来自济宁和平街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李蓥在比赛现场的电脑前输入着程序,对机器人进行最后的调试工作。李蓥参加的是NOC选拔赛航天计划的比赛,他控制的机器人需要在比赛场地上一一点亮各个方位的小灯,被点亮的灯越多,分数就越高。
  “我们四个人一组,在组员的配合下完成比赛。”李蓥说,比赛中要注意各个方面,组员要提前观察好场地、确定路线、输入一系列的程序,确保机器人能按预先设定好的轨迹行走。“不仅程序要设定好,摆放机器人时,也一定要注意,可能会对运行轨迹造成一定影响。”李蓥说,他们四个队员各司其职,随着比赛的进行,团队配合得也越来越好。
  “操作机器人使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李蓥说,自己从三年级开始接触机器人项目,不仅锻炼了动手、创新能力,逻辑思维也在不断提升,对学习也有一定的帮助。
  本报见习记者 王博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