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日记伴我五十年

   □李学勤
  我今年72周岁,每每回忆自己风雨兼程的一生,总是感慨万端。人生成功秘笈在于恒。总结几十年工作阅历使我受益颇丰的有几件事,其中之一就是五十多年来,坚持写日记。现保存的近万篇日记虽多数是“流水账”,但对本人而言,写日记伴随了我的大半生,这是我锲而不舍的爱好。
  第一篇日记,记忆犹新。那是1966年8月,当“文革”铺天盖地而来的时候,我正在山东省团校学习,面对这场史无前例的政治运动,感到惧怕、彷徨,百思不得其解,我把当时的困惑写在了日记里。
  1967年,学校的“斗、批、改”改变了原来的分配方向,530位同学整建制地去工厂当了工人。进厂后的所见所闻,更觉得与原来想象中的工厂生活大相径庭。车间在闹无政府主义,掌权的造反派不干活,还以老子自居……在正义感的驱使下,我把自己的一篇日记写成了大字报,题目是“造反派要做抓革命促生产的模范”,结果造成了对我的打击报复。在极“左”思潮影响下,人人自危,当时住集体宿舍,为了不让人知晓,写日记只能趁其他人不在的时候“速战速决”。日记本东匿西藏,总怕被人发现。
  改革开放后,神州大地迎来了艳阳天。1979年,我所在的机床厂在全国机械行业率先与日本山崎厂合作生产精密车床。合作第一步是由日本来图试制样机。厂党委对此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班子,我是在厂长直接领导下的总调度员。一千多个日日夜夜,近万个零件,十几万道工序,全厂上下突击“会战”。我全神贯注,精心组织,昼夜奋战在厂里,工作进展记录也是我每天的日记。1980年初,圆满完成了样机生产任务,日本人伸出了大拇指。
  1981年,我调入市直机关,做了十年的文秘工作,这也是我写日记的“鼎盛”时期。工作舞台大了,视野广了,不仅参与了市委、市政府大量文件和讲话稿的调研起草工作,还亲眼目睹了省城各条战线日新月异的变化。写日记是一个聚沙成塔的学习过程,把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思,都留在了自己永久的记忆里。同事们夸我脑子特别好使,其实我用的是笨功夫,每天写日记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被上级领导机关任命为一个市直部门的负责人。工作重担压在了肩上,每天大量繁杂的事情接踵而来,这时工学矛盾非常突出,学习和写日记能不能坚持下来?也曾犹豫过。我想到焦裕禄同志,他把每天写日记比喻为“过电影”,使我受到很大启发。在十几年的领导岗位上,我从未中断写日记,此举,不仅提高自己的理论写作水平,也提高了驾驭工作的能力。    
  写日记其实并不难,文章可长可短。俗话说,“实话好说”,日记是你贴心的朋友,不必刻意作秀。即使对亲朋不便说的话,我也在日记里坦诚相见。甚至在单位或家里吃了“窝火气”,我也要在日记里倾诉出来。有时候,我还在日记里骂人呢。
  退休后,桑榆暮景,进入了新的生命时期,但我写日记没有“退休”。这两年,我兼任了退休老干部党支部的支部书记。我支部有50多位老同志,平均年龄70多岁,大多数是新中国成立前出生的老干部。这个职务就是服务。老干部工作虽然做的对象是“夕阳人”,但做的工作是朝阳事业,这是项新工作,必须以满腔热情和极端负责的态度关爱到每一位老同志,做到“全覆盖”。我把老同志反映和要解决的问题写在了日记里,还利用微信群及时了解他们的愿望和诉求,进行互动。
  退休后,要做尊老爱幼的楷模。我和老伴伺候陪伴了老母亲的最后一程,老人家在病床上躺了七年,102岁寿终正寝。我把孝心不仅写在日记里,还写在了行动上。
  七十多年的沧桑巨变,我经历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全过程。近万篇日记,与共和国发展同频共振,也记载了本人的成长过程。她既是我人生的一面镜子,又是我一生长征的足迹。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