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渠,早于都江堰的水利工程
2019年05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张勃
  汉代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中,总结了自大禹治水到汉武帝两千多年间,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和治水的经验教训,今天读之依然被蕴藏的民族精神所震撼。其中记载古代齐国开凿了一条早于都江堰、郑国渠,沟通淄水、济水的“齐渠”。都江堰今天还发挥着作用,齐渠是否已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其实从齐桓公开凿至今,齐渠一直造福当地,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
  现在的乌河,发源临淄区,经桓台,在博兴流入小清河,古代称为耏水、时水、乾时、黑水等。平地出泉谓之耏,因水色黑称之黑水。
  时水,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发源于齐国都城西南,一路北去,折而西流,在“石洋口”,分为两支:一支继续西流,在梁邹东北注入济水,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称为“时水枝津”;一支折而北流,东北注入淄水,郦道元意为“时水干流”。
  乾时,是时水源头季节性河段,古人细察入微,命名准确,后代指源头地区。春秋时期,时水源头应比现在乌河源更向南,《左传·庄公九年》记载的齐鲁“乾时之战”就发生在这里。鲁国军队南来,齐军利用山水地形以逸待劳,打败鲁军,奠定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基础。
  时水自源头南来,在临淄桐林附近,受左岸高地阻挡,水势直冲东北,冲出一个犄角,形成∩形水湾,这种地形在古代称为“雍”,水被壅塞而成池沼。齐都临淄西北门正对此地,称为“雍门”。这也符合齐都城门命名特点:申门,附近有申池;稷门,对着稷山,后设有稷下学宫,汇集诸子百家,呈现百家争鸣。
  雍的南侧是一块台地,就是桐林田旺遗址,出土自龙山文化到汉代的大量遗存。这里地势高,西侧时水中有石梁蓄水、北面有池沼,水源充足,利于防御,成为古人聚落中心。早期恐为季荝氏都城,乌河之“乌”或源于季荝氏乌鸟崇拜。
  齐国建立后此地渐成国家粮仓,称为“雍廪”。管仲主张“仓廪实而知礼节”,不但鼓励平民储粮,藏粮于民,政府还要储存至少三年的粮食。《左传·庄公九年》“春,雍廪杀无知”。齐国王室成员公孙无知,弑君自立,后在雍廪被人杀死。之后公子小白继位,是为齐桓公,任用管仲、鲍叔牙等贤臣,开启齐桓公时代。《史记》“雍林人袭杀无知”。廪同林。齐国粮仓林立的雍廪,到了汉代已变成林木丛生的雍林。
  现在南来的乌河与东来的画水在“雍”交汇,乌河折向西北。交汇处左岸地势高亢,从地质遗存看,西去的乌河非自然形成。如为自然河道,应在左前岸冲出水湾,而不是右前岸。地质年代,古时水在此形成一个微型的“高峡平湖”,齐人利用这个地形,对时水进行了重塑性改造。向东引来古画水,沟通系水、渑水,连通齐都护城河,沟通淄水。这条东西方向河道平直的人工河称为“运粮河”,专门把雍廪的粮食运往齐都。随着淄水河道切深,现在护城河段已淤。
  西北去的乌河,穿过一片高地,向西形成自流,直到石洋口,就是元人于钦笔下的“索镇口”,筑石洋堰,分为干流和枝津,与后来的都江堰分水原理相同。干流北流,枝津西去,今天残渠犹存。
  西去的枝津也是人工开凿。现在称为“大寨沟”“老坞河”。河道平直,没有独立水源,需要筑石洋堰来分水。枝津向西流经古城村,又称箕游城,传为商箕子封邑,后是管仲小毂。此处大寨沟很奇特,呈“凹”字形,《水经注》记为“俗人遏令侧城南注,又屈径其城南,其水又北注故渎”。这恰说明管仲封邑的可信,体现齐桓公对仲父的尊重和齐渠作为国家工程的严谨。枝津再向西,在梁邹东北汇入济水。
  这就是齐渠的基本走向,今天两端河道已淤,运粮河、西流的乌河、大寨沟、老坞河是齐渠的遗存,应是开凿于政局稳定、政治清明的齐桓公管仲时代。这项浩大工程既是漕渠又是灌渠,通过整修堤坝、修建水库,开挖排水引水渠,形成一套完整的沟渠灌溉系统,水害变成水利。正是有着充分实践,才诞生了《管子》《考工记》这样的著作。经过几百年的治理,由太公开国时的瀉卤之地,变成膏壤千里的泱泱大国。时水变成知时节的河流,是流淌在地上的及时雨,是一条顺如人意的如水。
  因齐渠在南北向的河流修筑堰坝,抬高水位补充水源,因此夏季洪水容易冲毁堰坝,故齐国灭亡后缺乏统一治理。济水淤塞更是失去重要补给水源,在梁邹入济水的旧口,除少量残渠,现在大部分成为青青的麦地。
  司马迁之后,岁月冲蚀掉齐渠人工凿痕,《水经》的作者以为是济水的分支,郦道元以为是时水的分支,仅见“水侧有田引水溉迹尚存”,齐渠就这样失去踪影。但在两千六百年的时光里,大部分时间大部分河段都在发挥作用,现在又用其修建了湿地、公园,在今天继续发挥着作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