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愁“卖”,一斤五毛少人问今年愁“买”,两块五到田间抢
蒜薹卖价翻几番 蒜农增收乐开怀
2019年05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蒜薹大丰收,蒜农乐开怀。王平 摄
  白桥镇的蒜薹将销往全国各地。
  蒜薹卖了个好价钱。 王平 摄
     “布谷声声催麦黄,农家蒜海采薹忙。村姑款步轻提蕊,白桥小伙神采扬。”眼下,正是新鲜蒜薹收获上市的季节,在商河县白桥镇的蒜田里,蒜农正在忙着采摘蒜薹,最迟两周左右,他们就会把蒜薹全部采摘完。今年蒜薹价格较去年翻了好几番,蒜农心里乐开了花。
  本报记者 李云云
通讯员 卢玲玲 董丰超
    闫家明

各地客商云集
田间地头停满车

  五月初的白桥镇,田间地头,道路两旁,到处都是蒜农忙碌的身影,他们或是全家齐上阵熟练地“拔”出蒜薹,或是捆扎好蒜薹卖给收购商。道路旁,小货车、三轮车满载着新鲜蒜薹来来往往,一年一度的蒜薹采摘季又开始了。
  今年蒜薹行情怎么样?“想都不敢想,今年蒜薹价格这么好,红蒜薹每斤2.5元左右,比去年价格翻了好几番。”白桥镇李家屯村民李国田笑着说。提起去年,李国田称之为“蒜农的寒冬”,蒜薹每斤价格不足0.5元,最惨的时候,一两毛还没人收,蒜薹收入都不如人工费。
  “今年不仅价格好,主要是不愁卖,收购商都在地头等着,抢着收购。”记者看到,在路边,黑龙江、河北等各地客商云集,各类收蒜薹的车辆停满了路边。“您一天能拔多少,我车在你田地旁边,拔完给我呗,还省事,您放心,我收购价格只高不低。”客商王先生直接去田里和蒜农交流起来。
  据王先生介绍,2018年蒜薹、大蒜的行情不好,严重打击了蒜农的种植积极性,导致全国范围内种植面积有所减少,产量比去年要低,所以今年蒜薹价格比较“坚挺”。
每亩纯收超六千
蒜农会算经济账

  “当蒜薹伸出叶口8到15厘米,蒜薹上部打弯呈钩形,且总苞变白就得采收了。这时候蒜薹质地柔嫩,产量高。“拔的时候一个手拎着叶子,一个轻轻地拽,不能太用力,容易断……”说起种蒜,白桥人都是“行家”。
  白桥镇作为济南市唯一整建制大蒜种植专业镇,种植大蒜的历史少说也得30年了。早在1978年开始,很多白桥人就在自家自留地里种植大蒜,然后拿到集市上去卖,后来渐渐地开始成片种植大蒜。南董村村民董先生说:“现在不光是我们白桥种,像郑路、玉皇庙等地的居民也有种植的了,粮食价格这么低,种蒜确实比种粮食挣钱。”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亩地大约是350斤的蒜种,很多居民都是自家留种或者是彼此之间相互交换,大约得花费1000元,人工费每亩地1200元,再加上600元的肥料,50元的农药和50元的灌溉费用,总花费在3000元左右。按照今年蒜薹的价格,红蒜薹每斤2.5(每亩地1000斤左右)元左右,白蒜薹上市价格估计会更高,再加上大蒜成熟后的收入,每亩地纯收入超过6000元。 
  近年来,粮食价格比较低,农民每亩地的收入不足2000元,白桥蒜农除种蒜之外,还有一季玉米收成,这样算来,种蒜收入近乎种粮食的四五倍。
70%蒜薹流向外地
“冷库租赁”持续走俏

  “因为今年有的蒜农盖了二膜,有的没盖,所以采摘期要长点,大约两周左右。这个时候如果不及时将蒜薹抢收销售到市场或存入冷库,不仅蒜薹的产量有很大的影响,口感和品质也下降很多。”蒜农朱先生谈道。
  白桥蒜薹集中上市后,产量能达到4.5万吨,其中70%左右流向外地,剩下的30%中,不少贸易商、囤积商选择就地囤放。济南顺盈农副产品公司负责人王小亮正积极收购蒜薹。“今年蒜薹收购价格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提前囤点,等到中秋、国庆、春节等消费旺季,再出库。”王小亮谈道。
  据了解,济南顺盈农副产品公司中冷库能存放大蒜700万吨,蒜薹360万吨左右。除了王小亮自用外,不少外地客商也纷纷来囤货。“近年来,我们当地兴建了不少冷库,存放方便,不少外地客商更倾向于就地囤放。”王小亮说道。
  今年是河北客商刘先生来白桥收购蒜薹的第八个年头,他早早就与王小亮联系,租赁冷库用来囤放蒜薹和大蒜。“从我多年的收购来看,白桥镇出产的蒜薹质量品质好,无黄斑、无干尖、条干好,是冷库储存蒜薹的首选。今年蒜薹质量要强于往年,打算多囤一些。”刘先生如是说道。
 □相关链接     
白桥镇要让蒜薹 “运得走”“卖得出”
  在白桥镇道路两旁,每隔一段距离就能找到政府划分的集中交易地,蒜农按照步骤先接受检验,也就是根据蒜薹成色确定价格。之后上称、登记、收货、收钱,现场交易,整个流程井然有序。
  整个蒜薹收获季持续约两周时间,在此期间,来自河南、湖北等全国各地的交易车辆和务工人员集中涌入白桥镇进行蒜薹采摘和交易,日均交易运输车辆400余辆,务工人员8000余人。在交易高峰时期,一处收购点经常聚集起上百辆蒜农车辆,给当地的交通造成很大压力。
  为确保蒜薹交易市场稳定有序,满足客商交易需求,保障蒜农收益,白桥镇及早谋划,周密部署,主动与公安、综合执法部门对接,建立蒜薹交易市场服务队,全力做好服务工作,为蒜薹交易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为将蒜薹“运得走”“卖得出”,白桥镇主动对接储存大户,充分利用现有的客商资源,积极主动与寿光、日照等储存大户沟通交流,宣传白桥镇蒜薹“品质好、耐储存”等特色优势,邀请客商前来采购,同时济南顺盈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等本地冷库全部投入运营,实现蒜薹就地储存,降低生产、收购、运输等环节成本。
  此外,白桥镇抽调60多名党员干部组成“党员服务队”,队员们统一身穿黄马甲,佩戴警示标识,耐心疏导车辆,维持良好的交通秩序,一直坚持到护送最后一辆车安全离开。在维持秩序的同时,针对劳动能力差、老弱病残的蒜农,队员们当起了免费“装卸工”,帮助蒜农装卸蒜薹,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值得一提的是,为给客商和蒜农提供公平放心安全的交易场地,白桥镇在今年正式启用济南市首家大蒜专业交易市场,市场总占地50亩,建设市场钢结构大棚10000余平,配套建设市场办公区、检测区和管理区,市场设计可容纳流通车辆600余台,每天可运送蒜薹及大蒜8000余吨。大蒜交易市场的启用标志着白桥镇结束了无专业市场的历史,将实现大蒜交易由马路市场向专业市场有效转移,在蒜薹、大蒜交易期间,白桥镇加强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客商、蒜农到市场进行交易,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本报记者 李云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