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堤吹腔”院线电影《赤脚县令》新闻发布会召开
2019年05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5月9日讯(记者 王金刚 通讯员 董玉龙 董岩) 5月9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马堤吹腔”院线电影《赤脚县令》剧本研讨会暨新闻发布会在夏津县举办。据介绍,本部电影根据清代夏津县令朱国祥治理黄河故道的事迹创作而成。
  9日上午,发布会在编剧宋本山关于电影创作的介绍说明中拉开帷幕。据介绍,作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马堤吹腔”电影《赤脚县令》,是根据清代东昌府夏津县县令朱国祥治理夏津县境内黄河故道风孽沙患的事迹而创作。电影中除朱国祥是真实姓名外,其他人物皆为虚构,历史文献上对他的有关记载文字不多,只记他是镶黄旗人,大清康熙十三年八月八日到任。钱粮不索,陋规尽革,劝农勤耕,在任六年,兴利除沙,甚得民望,入夏津名宦祠。
  当时,清朝建立不久,黄河故道连年战乱和灾荒导致无业游民很多,朱国祥上任后四处巡察十几次,他建立新村,安置流民,并给予牲畜、种籽,免除徭役,兴政除弊,广种桑木,治理风沙之患。百姓无不拥戴,勤劳耕种,渐次安居,尤其他倡导并亲授的包袱地一法,让民众得到了更大恩惠。“果桑既可防风又可摘果而售”,朱县令在荣升调任东昌府时,夏津百姓前去送行,街上店铺全都关门为之空,可见百姓对他的认可和威望,关于朱县令晓喻百姓植树造林治理风沙的记载有碑为证。
  据悉,现夏津县黄河故道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世界农业桑蚕文化遗产和研究基地。园中许多古椹树就是朱县令他在任时的政绩,至今仍发挥着固沙防沙的巨大作用,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宝贵旅游资源,已成为拉动本地旅游经济的名片和龙头。
  据了解,本部电影由夏津县委宣传部、夏津县纪委,以及夏津县文化与旅游局支持拍摄。
  发布会现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