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
群山环抱中一座普通的小山村,石板路引领游客来到一座用整齐的石块垒砌的门洞前。门洞宽不过两米半,高约4米。如果不是旁边竖立着“齐长城遗址青石关”的文保标识,谁会想到,这座再普通不过的石门洞,竟是号称齐鲁第一关的齐长城青石关。
青石关位于今莱芜区和庄镇青石关村。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齐鲁两国的边界。据史料记载,为抵御鲁、楚北侵,从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开始,齐国就不停地修筑长城。一直到战国田氏齐宣王时,齐长城修至东海边。
齐长城比举世闻名的秦长城要早四百多年,是有史可考的中国最早的长城。青石关是齐长城最主要的一处城关。这里地处齐国首都临淄的南大门,群山连绵,两侧山峰峭壁对峙,此关建于山谷最窄处,地处险要。据介绍:青石关原有东、南、西、北四个关门,内可屯兵,外可御敌,是齐长城至今发现的唯一一座关城。
或许当年此关如金汤之固,令来敌望而却步;抑或史料缺失,从春秋战国直到近代历史,笔者没有找到这里曾发生过征战的记载。这道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筑的长城,在从北方狂啸而至的秦国大军面前,成了无用的摆设。曾一度为春秋五霸之首、还曾企图一统天下的齐国,最终成为战国七雄最后一个被灭亡的国家。杜牧《阿房宫赋》言: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原因绝非如此简单,齐国君主岂止不爱其人。纵览历朝历代,君主昧于大势,昏庸无能,耽于逸乐,不能尊贤上功,因循守旧,将骄兵惰,不修武备,岂有不国破家亡的道理。
作为军事要隘,随着秦朝的大一统,青石关早早退出了历史舞台。不过,作为交通要道,数千年间,青石关古道依旧车水马龙,商旅往来,络绎不绝。此路古称“瓮口道”,现称“关沟”。今天,来此游玩的人们仍能看到,门洞下青石板上古人开凿的一层层台阶,以及独轮车来往碾轧出的深深车辙。十几年前,古道东侧修筑公路,古道大都被渣土碎石填没,仅剩下不长的一段,荆棘丛生,杂草萋萋。
青石关征战的记载是距今七十多年前的1947年2月,著名的莱芜战役就在这一带展开。
1947年初,国民党政府调集重兵准备南北夹击临沂一带的中国共产党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主力。陈粟见北线隶属国民党第二绥靖区的李仙洲集团孤军深入至莱芜地区,立即令华野主力北上,准备将其歼灭。
2月,驻淄博博山的国民党军73军副军长兼77师师长田君健,奉命率所部由青石关南下莱芜归建。2月20日,当他们行至青石关南部的和庄时,遭到华东野战军第8、第9纵队的伏击。战至21日拂晓,77师被全歼。田君健见逃脱无望,举枪自杀。田君健,黄埔四期生,曾加入过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他与粟裕等人一起投奔叶挺部队,参加了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田君健脱离革命,投入国民党阵营。当他把枪口对准自己的时候,他一定知道,正指挥大军围歼他的解放军高级将领,就是当年一起参加南昌起义的战友粟裕。
77师被歼后,李仙洲见势不妙,23日晨率73军、46军从莱芜向北突围,结果被华东野战军团团包围,全部歼灭。田君健的上司、73军军长韩浚带少数人突出重围,向博山溃逃,在青石关附近被第9纵生俘。韩浚这位黄埔一期生,经历很是不凡:曾参加过共产党,与著名的陈赓将军一起赴苏联学习军事。大革命失败后,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参谋长的他奉命参加秋收起义,而且担任副总指挥。起义总指挥是警卫团团长卢德铭,中共中央特派员是毛泽东。命运给了他不同的安排:韩浚等人在去参加起义的路上遭到袭击,他负伤被捕,之后脱离了党组织,投入国民党阵营。他的战友卢德铭秋收起义失败后牺牲。毛泽东带领剩余部队上了井冈山。
莱芜一战,解放军三天歼敌五万余,俘敌数量之多、歼敌速度之快,都创造了解放战争开始以来的最高纪录。据说战后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司令王耀武大骂:“五万多人,三天就被消灭光,就是放五万头猪,叫共军抓,三天也抓不完。”
这一战,两个曾是共产党员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在青石关留下了一自戕一被俘的悲剧历史。人生就是这么变幻莫测。
光阴如梭,数千年过去,青石关下那为生计奔波的贩夫走卒、戎马征战的行伍,都已成为过往的陈迹。云淡风轻,初夏的艳阳,沐浴着寂静的山村,几位老人伴着孩子坐在大门洞前的台阶上,唠着闲嗑。苍老的古槐飘来一阵阵清香……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