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世平之死应唤醒更多人的善良和勇气
2019年06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评论员 沙元森
  6月23日,经DNA鉴定,新晃一中操场挖出的尸骸被确认为2003年失踪人员邓世平。让邓世平家人难以接受却又苦苦寻找了16年的真相基本浮出水面。
  新晃警方今年4月查获杜少平等人涉黑涉恶犯罪团伙。经警方审讯深挖,杜少平及其团伙成员供认杀害邓世平及埋尸的犯罪事实。尸骸被确认,标志着此案取得重大突破。真凶落网,真相大白,并没有让人感到如释重负。
  “对涉黑涉恶违法犯罪,不论历时多久,不论涉及到谁,都要深挖细查,除恶务尽,一律依法严惩,决不姑息。”这是湖南警方旗帜鲜明的态度,等待杜少平及其团伙成员的一定是法律的严惩。但是,仅此不足以告慰邓世平,也不足以平复邓世平家人的愤懑。
  一个普通但敢于直面黑恶的中年男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一桩人命关天且不难确定目标嫌疑人的案件,在朗朗乾坤之下被延宕了十六年。凶手固然心狠手辣,但是能把一桩命案抹得若无其事,显然不是一人所能为。从杀人到埋尸,都暴露了很多可疑之处。
  邓世平于2003年1月22日上午失踪,1月25日上午9时许,邓世平的妻子谭某到公安机关报案,市县公安机关虽然“迅速组织力量开展工作”,但是未发现邓世平下落,也未发现其遇害的相关证据。没有发现证据,并不意味着没有线索。根据邓世平家人的说法,他们很早就发现了邓世平失踪之后一些人的可疑之处,比如邓世平失踪当天新晃一中操场工地上挖掘机冒雨作业,他们曾向警方提出“要找到当时开推土机的师傅”。他们甚至几乎锁定了埋尸地点就是操场。让人不能接受的是,如此重大线索却并没有被顺藤摸瓜,否则,正义不应该姗姗来迟。
  在一个偏远县城,一个中学职工的离奇失踪原本应该引起极大的关注,并得到许多热心人的帮助。但是,邓世平家人在寻找的过程中遇到了让人难以理解的沉默和麻木。面对邓家的寻访,一些与杜少平熟悉或有关的人,或一言不发,或敬而远之。最终,邓世平家人远离新晃,而真凶却在当地优哉游哉。如果不是其团伙成员招供,这桩命案何时能够告破还是个谜。
  诚然,杜少平平时看上去是个斯文和气的人。但是一个组织涉黑涉恶犯罪团伙的人,应该不会从不暴露其令人闻之色变的一面。只是像邓世平这样敢于直面黑恶的人太少了,更多的人选择了沉默,抑或是迎合。
  直到邓世平尸骸被确认的当天,新晃一中原校长黄炳松才被立案审查和监察调查。黄炳松不仅是邓世平的上级,还是杜少平的舅舅,也是当时被举报的对象。他有没有卷入此案,早就应该有权威调查和结论。在此之前,他竟然能像个局外人一样在街上“买菜”。这份气定神闲的背后暴露的恐怕是有关部门的庸懒散软。许多案例已经证明,黑恶势力的猖獗大多与当地基层治理能力的低下有关。“要给死者以告慰,给家属以抚慰,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法治尊严”,不能止于打掉杜少平犯罪团伙,更应该查查杜少平背后有无更黑更恶的“保护伞”。
  此案取得重大进展,得益于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进驻湖南下沉市州地县。这是对黑恶分子及背后“保护伞”的一记重拳,也是对基层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一次净化,让更多人明白,社会治安环境的改善离不开公众的见善而行,见义勇为,只有正不怕邪,才能邪不压正。比黑社会猖獗更让人不安的是社会的麻木。但愿邓世平尸骸的被确认,能够唤醒一些人已经深埋的善良和勇气。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