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中医院骨科:建设国内中西医骨科诊疗高地
2019年07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山东省骨科尤其是中医骨科领域,徐展望和其领衔的山东省中医院骨科都是听来响当当的名字。
  作为该领域的领军科室,自2009年迁至东院区,山东省中医院骨科已经发展成创伤、关节、脊柱、小儿、显微、运动损伤、微创七个病区,年手术量破万台的骨科中心。在这里,独具中医特色无创的手法整复、针对各类骨科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年来为众多骨伤骨病患者减轻了病痛和经济负担。无怪乎老济南人遇到骨折骨伤,往往第一个念头就是“上省中医”。
  目前,以这一科室为基础的山东省骨伤医院正在筹备中,他们的目标是,打造国内真正的中西医骨科诊疗高地。
  本报记者 孔雨童    


  
  不开刀,足球名宿在这治好骨折
  “坊间”最早关于山东省中医院骨科的故事,主人公是多年前鲁能泰山队的足球名将宿茂臻。
  在宿茂臻的职业生涯中,两侧足踝曾先后骨折。第一次,他在比利时接受手术,除了花费巨大,术后经历了包括拆钢板手术在内的漫长康复期。而第二次,同样的部位,同样的伤情,却在山东省中医院的骨科大夫用手法将伤骨复位并绑上两片夹板后就解决了问题。
  现任山东省中医院骨科主任的徐展望当时正是主要负责给宿茂臻调整固定钢板的医生,他回忆说,当时对宿茂臻骨折错位的踝关节进行复位后,拍片发现复位非常成功。后来,宿茂臻的脚伤也逐渐恢复,那只用中医手法医治的脚,跟在比利时手术的脚,功能上没有任何差别。伤愈后,宿茂臻再次站上绿茵场驰骋。
  宿茂臻之后,同样是“国脚”的韩鹏,在一次踝关节三处骨折一处脱位后,也来找了徐展望。通过中医的手法整复,韩鹏同样顺利康复,国脚和名医还因此成为了朋友。
  在此后很多年的时间里,山东省中医院成了鲁能泰山队球员的“治疗基地”,球员们三天两头有脚伤就会送到这里来,医院的一些实习医生有的也进入球队成为队医。
  神奇的“中医治骨伤”
  这个给众多“国脚”治伤的科室,已经有超过半个世纪的历史。
  山东省中医院骨科成立于1955年,建院之初就是该院的五大科室之一。1982年,骨科扩展到60张床位1.5个病区;2009年,该科室迁至山师东路以东的山东省中医院东院区,在省内率先扩展成拥有创伤、关节、脊柱、小儿、显微、运动损伤、微创七个病区的骨科科室,床位300张,年手术量突破万台。
  除了在西医治疗方面的雄厚实力,“中医治疗骨伤”正是这里远近闻名的最大特色。
  骨科主任徐展望介绍说,中医治疗骨伤的特色和优势体现在“全人理念”、无创或微创的手法整复,以及中药治疗三个方面。
  “中医治疗骨伤,会把患者当作社会人和整体人来看待,把病当作人的一部分,在整体的观念下治疗疾病。”徐展望说,换言之会兼顾患者的内科、外科疾病的相互关联和影响,统筹综合治疗。
  在治疗方式上,中医治骨伤采用无创或微创的手法整复。徐展望介绍说,很多情况下的骨折其实不用开刀,通过中医大夫轻柔、轻巧的复位,然后采用夹板、支具、石膏等进行固定,即可让患处进行自我修复和愈合。“其实人的自我修复能力是非常强大的,通过中医的手法,避免手术带来创伤的同时,也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手术康复的时间成本,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
  山东省中医院骨科的第三大特色就是中药治疗骨科疾病。
  “中药的内服外敷,如薰洗、膏药等,对治疗骨质疏松、骨性关节炎等疾病,都有很大的优势”。
  徐展望说,尤其对于骨伤和骨病高发的老年人群体,中医治疗显然发挥了更大的作用。针对老年人骨折长期卧床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的问题,这里采用“内外兼治、动静结合”的整体治疗理念,在鼓励帮助老人适度运动的同时,使用中医活血化瘀的药物,解决血液高凝的问题;对于老人的肢体肿胀,用中药外敷可以快速消肿;甚至于一些临床上的长期卧床腹胀便秘,用中药和穴位点压等方法,也能快速通便消除痛苦。
  近年来,徐展望和医院正在探讨“骨内科”的概念,在这方面,山东省中医院再次先人一步。
  八十岁患者占两成的病房
  一家医院的诊治水平,还反映在对危重、疑难病例的收治数量上。我们走访了骨科下的脊柱骨科病房,会发现与很多医院不同,这里的高龄患者很多。
  “80岁以上的患者大约占到我们病房住院患者的20%,很多是从别的医院转院过来的。”徐展望介绍说,由于高龄患者本身就有基础疾病,在受伤后往往会造成基础疾病的加重,因此无论手术还是治疗都面临更高的风险,但是在这家医院,一直在尽力接收各类疑难手术病人。
  给予底气的,是能力。“任何事想要做好,理念一定要是先进的。”徐展望介绍说,目前,在脊柱骨科推行脊柱伤病和“大创伤”融合的概念,脊柱手术和治疗不仅仅与骨科的其他亚专业进行合作,还与胸外科等多个相关专业协调协作、相互支撑。这样的融合,更加提升了治疗水平和安全性。
  在这里,脊柱手术的快速康复正在被广泛应用,并给患者减轻了病痛和负担。在脊柱骨科病房,我们见到了正在陪老人住院的市民隋先生。“我们一直以为伤筋动骨一百天嘛,但是医生要求第二天就下地了,也确实可以做到。”隋先生说。
  徐展望说,这种快速康复,建立在手术安全、创伤减低以及与护理团队密切配合的基础上。“目前在这里,微创技术应用非常广泛,这样可以把患者的手术创伤降到最低,不应该造成损伤的都应当保护好。”
  脊柱骨科是山东省中医院骨科下二级学科发展的一个代表,作为一个2009年才在山东省中医院划分成立的亚专业,脊柱骨科在十年间从一个只能做“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科室,发展成为行业水准先进的科室,年手术量已经达到1300台。
  将筹建山东省骨伤医院
  目前,山东省中医院正在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以骨科为基础的山东省骨伤医院正在筹建中。
  “这对全省中医骨科的发展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更进一步延展中医骨科的内涵。”徐展望介绍说,由于目前山东及周边患者前来省中医院就医的人数逐年增加,外埠患者能达到35%以上,目前骨科已经出现“一床难求”的局面,骨伤医院建立后,能有效缓解这种压力和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届时,山东省中医院骨科将有望进一步细分为11个专业,床位扩展到700张,骨科实验室、骨科资料室都将配套建成,这将是一个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伤疾病的高水平中心。
  而这样一家医院成立的更深远意义在于,除了有望使山东省中医骨伤科诊疗重大疑难疾病的水平和临床疗效达到国内国际领先水平;还将建立完善的中医骨伤临床传承创新平台,形成临床科研有机结合,并将设立多家医院、多专业联合诊疗、中医综合治疗等可复制可推广的中西医诊疗模式,建成的中医骨伤医疗技术中心,可以挖掘整理、评估优化和推广多批次的安全有效的中医医疗技术,不断拓展临床服务范围,让更多患者得到有效医治。
徐展望: 亲自书写病历的老主任
  作为山东省骨科和中医骨科资深的专家,年届六旬的徐展望,还保持了几十年如一日的严谨——迄今他会给每一个患者亲自进行细致的体格检查,同时亲自书写病历,从不找人代笔。
  “徐主任看的从来是病人,而不是片子。”脊柱骨科医生谭国庆说,常常会看到徐展望在病房用中医的“望、触、动、量”流程给患者做详细的检查,仔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并将症状和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有的医生会根据片子来治疗,但在徐主任这里,一定是从病人本身出发,症状和检查结果一定要相合”谭国庆说,有时在病房会被徐展望叫住,询问他的某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团队要求的严格可见一斑。
  “我们必须要尊重患者。”徐展望说,有时病人多,但他即使讲效率也会保证跟每个病人交流清楚,“你的病情是什么,我的判断是什么,预期发展是什么,治疗措施是什么?我都会跟患者交流好。”在他看来,这绝对是行医的责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