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刷网课”成风,暴露监管缺位
2019年07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汪昌莲

  每到新学期初选课和期末考试的节点,“专业代看网课、包考试、分数95+、组团更优惠”“慕课代刷”的广告,就会在校内的相关QQ群里刷屏。在这里,有同样需求的大学生,可以在QQ群里联系上“刷课代理”,只需要花一二十元钱,给对方提供在线课程的登录账号和密码,就能享受“代刷”的一条龙服务,从上课到考试全程不用管,就能轻松拿到高分。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上线慕课数量已达5000门,总量居世界第一,来自高校和社会的选学人数突破7000万人次,逾1100万人次大学生获得慕课学分。在线课程教学,已成高校对学生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与在线课程教学盛况空前相对应的是,高校付费“刷课”之风盛行,并已形成了灰色产业链,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也暴露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律意识的缺失。 
  不可否认,“刷课”之风在高校盛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线课程教学内容和方式,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缺乏教学魅力。同时,在线课程教学,存在“只教不管”现象,给了学生“刷课”可乘之机。可见,学生“刷课”成风,是高校在线课程教学质量不平衡的必然结果。特别是,这不仅意味着网络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也暴露了相关高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缺位和不足;同时,那些参与“刷课”的学生,也给自己贴上了不诚信的标签。 
  事实上,教育部2005年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十七条明确规定:“学生不能按时参加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活动,应当事先请假并获得批准。未经批准而缺席者,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纪律处分。”同时,高校出台的学生手册、守则,对于大学生课堂秩序也均有明确规定。可见,高校在线课程教学,也适用上述规定。学生“刷课”,既是逃课行为,又是失信行为,已经严重违反了高校管理规定,理应得到禁止和查处。 
  换言之,在线教学“刷课”成风,也是一种警示:高校莫成失信“打卡地”。这显然值得教育部门及高校反思。尤其是高校,要适应在线课程教学的新特点、新要求,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方式,从技术和校园管理两方面,对学生在线课程的学习做好监督工作,探索和完善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新模式。同时,要提高课程质量、增强吸引力;适当减少学生的慕课学习任务,减轻学生的压力和负担。特别是,对于网上“代刷”平台,应当坚决制止;对依靠“刷课”来获取学分、拿到高分的学生,也应该按照“违反诚信原则”,予以适当惩戒,并记入信用档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