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工厂”夏季用冰量大增,一天能生产四五万袋冰袋
有客户一天拉走40吨食用冰
2019年07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工作人员正在将密封后的冰块放在一起,准备运往冰库。
     入夏以来,济南高温预警频发,气温直逼40℃。7月30日,记者来到位于长清区的一家制冰厂,在这里,每天都为全国各地的用冰企业供应着食用冰块、冰袋和干冰。在热浪滚滚的天气下,济南的用冰状况到底如何?记者来到这里,试图寻觅酷夏里的一丝凉意。

  文/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夏侯凤超 崔可腾 周静

“冰工厂”里不凉快
冰袋运往客户处才冷冻

  周先生是这家制冰厂的负责人,2008年开始从事制冰工作,几年前才从市区搬到长清。“从生产食用冰到冰袋、干冰的这些设备,就投入了600多万元。”来到冰袋加工的车间,他指着眼前的制冰装备告诉记者。在车间里,放置着一台巨大的风扇,并没有想象中冰雪寒天的凉爽,周先生感受到了我们的疑惑,“这里可能和你们印象中的有差别,并没有很凉快,因为冰袋是未经过冷冻的,里面装着蓄冷剂,客户可以自己运输回去进行加工冷冻,之后才是我们平时看到的冰袋。”
  记者注意到,制作冰袋的车间里除了放置着几台机器外,还有一个巨大的桶,周先生告诉记者,这里面装的就是冰袋里放的蓄冷剂。“蓄冷剂通过机器进行包装,工人进行包装好冰袋的整理工作。”周先生说,像这样250克一袋的冰袋,一天就能生产四五万袋。盛放蓄冷剂的大桶桶内冷桶外热,外壁已经因此产生了一层浅浅的水珠。记者从桶里取出一些蓄冷剂,半胶质的物体带着明显的凉意,周先生说,现在蓄冷剂的温度在零摄氏度左右,是无色无味无毒的,所以用手可以直接触碰。“这些冰袋主要的客户就是电商,用于电商行业的生鲜、冰淇淋等产品的运输。”周先生说,每年电商的重大节日,工厂都是24小时轮轴转,才能供应上电商的需求量。
  在干冰的制作车间,周先生给记者展示了直径3毫米和直径16毫米的干冰,打开盛放干冰的箱子,掀开保温的塑料布,一股冷气和白雾扑面而来,“小心点,可别直接碰,这些干冰温度很低,有零下78摄氏度。”周先生看着记者跃跃欲试的样子,赶紧提醒道。他用铲子往外拿出了些干冰,在高温的作用下,干冰很快散发出白色的雾气。周先生告诉记者,这些干冰除了用于舞台效果外,像平时吃的日料等,餐厅也会需要干冰来进行保鲜。
夏天每天食用冰
需求量在5吨左右

  进入食用冰车间,首先记者被要求穿上白色的工装。“因为这里都是直接入口的冰块,所以对卫生要求很严格,口罩、帽子、工装都要备上。”经历紫外线、酒精消毒等环节之后,记者终于来到了食用冰车间,一进入车间,就感受到了丝丝凉意,“车间的温度在零下1到2摄氏度。”周先生说,机器的满载生产能力是10吨,从机器外壁摸起来凉飕飕的。记者注意到,在全自动食用冰机的作业下,此时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冰块的收集和包装工作。周先生介绍,食用冰所用的水经过了一系列的消毒工作,已经远远高于国家标准。
  记者注意到,在食用冰车间包装完后,这些装满冰的袋子会被直接运输到距其一门之隔的冷库。一打开冷库的门,伴随着迎面而来的白雾,还有强烈的凉爽感。冰库并不大,周先生介绍,“冷库的温度在零下十几摄氏度,起到的是遇冷定型的作用,因为无论加工还是运输环节,都比较容易化,所以需要在冷库放置8到10个小时才能对外运输。”周先生告诉记者,因为食用冰车间及冷库的温度偏低,所以为了工人的身体健康,这两个地方的工作时间都是2小时一换班。
  “一到夏天,食用冰块的需求就会大量增加,我们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出来。像这些食用冰块,主要就是以山东本地为主,在济南的各大市场上以及饭店餐饮等场所使用。”他说,在市场上,夏天食用冰每天的需求在5吨左右,冬天可能1吨都用不了。“还是根据客户的需求使用,像昨天就有青岛的客户拉走了40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