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人重见光明,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点燃生活希望
“睛”益求精,做光明与希望的守护者
2019年08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周刊
2019.8.14
B03
星期三
  编辑:唐首政 组版:李腾 校对:李岩松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褚思雨 通讯员 朱国涛 康宇

  眼疾给许多群众的“心灵窗口”蒙上了阴影,为了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守住光明,多年来,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如同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不断引进人才、更新设备、学习改良技术,帮助一个又一个患者摆脱黑暗与痛苦,送去光明和希望。
  百岁老人白内障
医生巧手助她重获光明

  “我母亲十年前右眼曾患过白内障,就是二院给治疗好的。今年母亲左眼也患上白内障,我们第一时间就想到来这里治疗,是二院的眼科专家让我母亲又重新看见了光明!”家住任城区的王先生激动地说道。
  王先生的母亲张女士,今年已是100岁高龄。2009年,张奶奶在市二院眼科做了右眼的白内障手术,十多年过去了,这些年效果一直很好,右眼视力达到0.8。但老人的左眼视力每况愈下,只能感觉到微弱的光亮,白内障一直没有治疗,严重影响着老人的生活。
  日前,张女士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市二院眼科就诊。“接诊后,我们立即为老人做了系统的眼科检查,进一步明确了诊断。”该院眼科主任吕建平告诉记者。考虑到患者年事已高,市二院成立专家小组,对老人的眼部情况进行会诊,最终决定为老人实施微创白内障冷超声乳化手术,并制定了缜密的手术方案,为手术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做了充分准备。
  “虽然这个年龄段的老人做白内障手术很少见,但我们有足够的把握可以完成手术,再加上准备充分,老人也比较配合,整个手术过程还是很顺利的。”吕建平说。微创冷超声乳化手术是指在患者眼球壁上做2-3mm的小切口,将超声探头通过切口伸入到眼球中,乳化粉碎晶状体核,并在原来晶体的位置放入人工晶体。整个手术过程仅用时10分钟左右,患者次日即可出院,是一种简单、快速、安全、有效的治疗白内障的方法。
  前不久张奶奶前来复查,晶体透明居中,术后视力已经达到0.6。“太好了!感谢大夫们再一次为我做手术,又让我有了活下去的希望了。”再一次来到二院,张女士不禁流下激动的泪水。一连多声“谢谢”,是对眼科医生最高的评价,也是对市二院精湛医技的最好称赞。
医术精湛服务周到
让救人与救心并存

  “要为患者服务好,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医疗团队。”吕建平说。眼科作为市级重点专科,也是全市最早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科室之一。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目前,市二院眼科拥有医护人员22人,其中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5人,硕士研究生2人。能够开展各类微创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20G/23G玻璃体切割手术、视网膜脱离复位术等。
  前沿技术离不开高精尖设备的支撑。目前,眼科手术室配有国际上先进的诊疗设备,如进口NIDEK非接触眼压计、角膜曲率计、同视机,眼部A/B超、裂隙灯、美国伟伦双目间接眼底镜、进口Topcon眼科专用手术显微镜、NIDEK-CV7000超声乳化仪、cannon眼底血管造影机、532nm眼底激光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电脑自动视野仪等,为眼科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多年来,市二院眼科团队用精湛的医术与独到的服务,修复了一扇又一扇“心灵之窗”,获得众多患者与家属的称赞和认可。科室所有的医护人员在不断学习探索新技术的同时,还提升医疗护理个性化、暖心化水平的服务宗旨,把每一位患者当做家人来对待。
  “主要的外界信息都来自于眼睛,视力障碍极易给患者带来生活上的不便和精神上的负担。”吕建平说,因为一些患者心里压力较大,这就要求医护人员更要有职业责任心。针对不同的患者提供不同的医疗服务,不仅仅局限在治病救人,还要“救心”。
  “让更多病人重见光明,是最能体现眼科医生价值的事情。”在众多荣誉、锦旗的背后,市二院眼科团队没有满于现状、止步不前,而是不断进修学习新技术,让患者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帮助患者重见光明。
  为老人实施手术。
治病更“治心”,让良药不“苦口” 济宁市中医院脑病科收到患者感谢信,真情服务暖人心
  本报济宁8月13日讯(记者 唐首政 通讯员 王碧辉) “在医院整整22天的治疗过程中不仅得到了身体上的治疗,也得到了心灵上的开导……”近日,济宁市中医院脑病科收到患者魏先生家属送来的感谢信,字里行间表达出对该院脑病科医护人员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以及无微不至照顾的感激之情。
  魏先生患有心梗,曾做过搭桥手术。2012年又突发脑梗,且留下右半身不遂后遗症,近几年一直在治疗和调理身体。今年7月中旬,患者出现双下肢水肿,无法活动,家属立即带其前往济宁市中医院脑病科就诊,科室副主任阮明军检查后发现,患者是因为脑梗塞后遗症合并心衰导致双下肢水肿。
  “患者入院时情绪特别低落,还容易发脾气,这对他的病情恢复极为不利。”阮明军坦言,入院之后,医护团队针对患者病情制定周密的治疗、护理方案,在治病的同时更要“治心”,医生护士不断走进病房,与患者谈心交流,与患者一起分析病情、交代注意事项、健康宣教、心里调护等,魏先生也更主动、乐意配合治疗护理。
  考虑到患者合并多种慢病,阮明军通过针灸、中药内服调理、中医定向治疗、中药封包外敷、推拿按摩等中医综合措施,同时给予降糖降压、改善脑代谢、心功能等相关治疗,入院3天后,双下肢水肿消失了。
  据了解,济宁市中医院在全市首创中医卒中单元,集治疗、康复为一体,患者住院后,康复医师会第一时间跟进,对于促进患者瘫痪肢体功能活动有重要意义。经过康复师康复治疗、训练,入院第三天魏先生就在康复师帮助下,下床行走,让患者及家属喜出望外。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