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梧桐引来金凤凰 筑爱巢让百姓安居
——许商街道党工委书记路来勇专访
2019年08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安置区航拍。
  许商街道党工委书记路来勇。
     2019年以来,许商街道积极对标全县重点工作,精准发展,补足短板,真抓实干,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在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招才引智、棚改旧改、社区管理等方面,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文/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李云云 通讯员 王睿

  一、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打造许商“聚宝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路书记,您好!在今年的两会中,全县提出了要做强实体经济,强化项目支撑作用,许商街道在实体经济做大做强方面,是如何做的呢?
  路来勇:实体经济的发展对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引领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今年以来,我们许商街道一直进行着积极探索。围绕“依托县城驻地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经济”的主题,许商街道坚持高标准规划,夯实南有商南创业孵化基地、北有许商民营经济工业园的园区格局,不断强化城区产业支撑,充分发挥钱隆汽贸、富东农贸市场、金桥家具等现有市场的龙头作用,培育产业特色园区,将其打造成街道的“聚宝盆”。
  其中,资金短缺是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做大做强实体经济,许商街道积极拓宽企业融资平台,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投入。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发展支持力度的同时,拓宽企业社会融资渠道。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加快企业的技术进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园区工业结构和企业产品结构转型升级,重点做大做强现有主导产业。
  加快重点园区建设,强力打造产业新城。一如既往地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建好商业、学校、医院、市场等配套公共设施,实现“产业错位、配套共享、产城协同”发展,着力打造真正留得住企业、留得住客商、留得住工人的产业园区。
  二、发挥政策效应,让人才“软实力”成为发展“硬支撑”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一个地方发展需要引得来人,留得住人,发展好人,在吸引以及留住人才,为招才引智提供有力保障方面,许商街道是如何实践的呢?
  路来勇:“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人才对于引领企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优化营商环境,我们主要做好以下三点。
  我们认真学习研究“商河县人才新政16条”等文件,准确把握相关政策,了解相关政策的具体实施情况,明确职责分工。明确时间进度,确定2019-2022年行动计划和目标任务,明确任务时间表、路线图和工作台账,把各项指标任务具体化,推动人才政策和人才专项行动精准落实落地,为招才引智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
  有了好的政策,得需要让大家都知道,因此我们抓好政策宣传,广泛宣传“1+3”人才政策。通过开展人才政策进企业活动、定期调研走访企业等方式,加大与企业沟通交流,宣讲解读人才政策;充分发挥讲习所等平台的作用,组织班子成员、包村干部、企业人员开展人才政策培训,扩大政策知晓度;大力发挥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作用,及时推送人才政策,靶向解答问题,确保企业纳入全覆盖、政策推送全覆盖。
  提升服务水平,完善提升产业园区配套建设,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便利的硬件条件,帮助人才、企业解决各类困难,从水、电、气等设施的配套到手续的完善,主动与牵头部门、责任单位对接,让人才发展、企业落户无后顾之忧。“人才者,求之者愈出,置之则愈匮”,许商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持,我们求贤如渴,也希望有识之士可以走进许商,了解许商,帮助许商发展,让人才“软实力”成为许商发展“硬支撑”。
  三、释放城市空间,最大程度让百姓安居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棚改一直是县城城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推进商河县城更新过程中,许商的棚改工作一直是亮点,整个棚改中都是效率高,进程稳,许商的绝招是什么?
  路来勇:一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制定出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措施,下大力气推进棚改旧改工作,成效显著。工作中,我们主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配强班子,压实工作责任。棚改旧改被誉为天下第一难的工作,选优配强班子是工作的起点和保障。为此,我们抽调部分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成立专门工作组,把工作组成员分派到有拆迁任务的村居,盯靠在一线工作。同时,对有拆迁任务的村居,及早选优配强村居班子,并且逐村、逐组、逐户摸底排查,将拆迁户分解落实到村居干部、党员和部分群众代表身上,绘制出包户责任分解示意图,实行挂图作战。
  超前谋划,提升法治意识。工作中我们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街办印发《商河县诉调对接人民调解指南》及《许商综合片区房屋征收问答》等宣传资料3000余份,深入被拆迁户家中,将宣传资料发放到群众手上,耐心细致地宣讲有关拆迁政策、法规,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向县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反馈群众诉求,摸清了问题、营造了氛围,为棚改旧改工作有序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
  创新施策,据实制订方案。近几年,先后实施了“货币化+房票”的安置办法,也在西城区庞家、苏家两个村探索实行了“人口+房屋重置费+奖励”的补偿办法,满足了棚改户的多样化需求。在充分总结优秀经验的同时,面对拆迁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我们也积极商讨制定了新的搬迁补偿方案,并且多次召开了两个村的村“两委”干部会议、党员会议及群众代表会议,在大家对棚改工作接受程度较高的时候,顺利推进了棚改工作。
  棚户区改造工作头绪多,利害关系复杂,但工作千难万难,有担当就有办法,有创新就会有工作思路。工作人员充分发扬“钉钉子精神”,积极思考、主动作为。在入户测量时,坚持“一个政策讲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标准算到底”。测量完成后,对评估测绘结果进行认真审核,确保评估测绘结果公平、公正、真实、准确。面对极个别拆迁户的不合理诉求,街道工作人员充分运用所学法律知识,不厌其烦的做思想工作,缓冲过激行为。对合情合理、符合政策范围、能够答复的问题,本着以民为本的原则,及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协调,能解决的及时解决,努力把棚户区改造的过程变成人民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的过程,变成城市建设活力和后劲不断提升的过程。
  棚改旧改是释放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一环,层层推进的同时,我们也追求“安”字为先,最大程度让百姓安居。
  四、创新城市社区治理模式,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许商街道会新建嘉润、水木清华2个城市社区居委会,健全社区治理体系。在社区治理方面,许商街道是如何具体实施的?
  路来勇:2019年,我们计划新建嘉润、水木清华2个城市社区办公场所,努力将城市社区打造成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
  在社区服务场所建设方面,与住建、民政等部门通力合作,按照3000户左右规模,合理划分已建成居民小区的管理片区,根据人员聚集程度重新分割区域,下设多个社区。由原来大区块的粗放型管理转变成以小网格为单位的精细化管理。建立社区管理委员会,在部分新建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切实提高社区管理服务水平。
  在社区干部队伍建设方面,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社会招聘等形式,把一批文化水平高、政治素质好、有经济头脑和组织能力的优秀人员充实到社区领导班子。
  在城市基层治理方面,通过党建联席会、民情恳谈会、民主听政等形式,积极引导辖区内组织和个人,以“225”协商模式为核心,不断提升社区党建水平:落实“两个坚持”,确保协商有方向,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二是坚持制度引领;搭建“两个平台”,确保协商有载体,以新媒体平台为载体,结合社区信息化建设,不断拓宽协商渠道,开展网上协商的新平台。
  线下平台以社区议事会、楼院理事会为基础,搭建线下民主协商平台;坚持“五个保证”,共同做好城市管理、维护稳定、环境整治、拆违拆临、拆迁安置等工作,努力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努力实现社区共治共管、共建共享,提升居民满意度和幸福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