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授书礼中感受尊师重教
齐鲁晚报“齐鲁未来星”研学营带学生走进课本博物馆,感受书本魅力
2019年09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9月7日,齐鲁晚报“齐鲁未来星”研学营迎来了济南麦禾教育培训学校的同学们,在研学导师的带领下,走进中国课本博物馆,了解课本的发展及演变,感受课本的独特魅力。在教师节来临之际,通过参加授书礼学习尊师重教的道理。

  同学们参加授书礼。实习生 郭梦雨摄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潘世金 实习生 郭梦雨      

着汉服,行拜师礼
  坐落在淄博的中国课本博物馆是中国唯一的单体面积最大、藏书最全的课本博物馆。在讲解员的介绍下,同学们了解了课本的发展及演变历史,见到了1862年至今各个历史时期共两万逾册的中小学课本。“《百家姓》中为什么以‘赵钱孙李’开始排序?”、“‘语文’二字的来历是什么?”在了解课本历史的同时,同学们还学到了传统文化知识。
  课本博物馆以原景重现等方式向同学们讲述了从古代启蒙教育到“办新学”“上学堂”,从“识字班”“拼高考”到互联网+教育的变化过程。坐在“民国教室”里,同学们朗读诗歌,感受过去人们对读书的渴求。
  之后的授书礼中,同学们身着汉服,完成正衣冠、拜师礼、授书宣誓、焚香净手、授书礼、开笔礼、教师寄语的一系列流程。在尊师重道的仪式感中,沐浴圣贤思想,修养心智,弘扬国学,励志成才,让他们既懂得尊师重教的意义,也懂得老师及家人对自己的期待。同学们还一起观看了《三毛从军记》,感悟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制作线装书、体验活字印刷
  线装书是书籍装订的一种技术,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同学们在研学导师的带领下,充分了解了线装书的历史及制作过程,并亲手制作线装书。即使刚开始的过程略显复杂,同学们也都通过互相帮助将困难一一克服。
  济南市历城区韩仓小学六年级2班的侯娜彤和四年级3班的侯卓君姐妹俩在线装书制作过程中,一直由妹妹在教姐姐。原来妹妹在之前的研学中体验过,“虽然和之前制作的线装书不太一样,但有了上一次的经验也给了我这次制作很大的帮助,能教给姐姐我也觉得特别骄傲。”
  活字印刷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一直是出现在同学们的课本中。这次的研学将课本变成现实。在研学导师的带领下,同学们两两一组,寻字排版、油墨印压,体验到了活字印刷的不朽魅力。
  “这次研学不仅让我学会了古人如何行礼,懂得了尊师重教,而且在活字印刷中,我还收获了特别漂亮的作品,特别有意义。”济南市历城区董家中心小学六年级1班的李民赫说。
相关链接>>
“齐鲁未来星”研学游等你来
  校外有诗与远方,我们致力于打造与众不同而又专业的研学旅行。想在行走中收获知识,获得成长,就来参加齐鲁晚报“齐鲁未来星”研学游吧。
  为了更好地展现学子们的研学风采,齐鲁晚报面向参与“齐鲁未来星”研学营的同学们征集习作、绘画、摄影等研学作品。投稿邮箱:953562374@qq.com。优秀研学作品将有机会在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刊登。
  咨询电话:0531-85193712、85193050;0531-58566698、58053686。

  学生在制作线装书,遇到困难互相帮助。
         实习生 郭梦雨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