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的山东,共同见证
山东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在济开幕
2019年09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山东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上,四百余人共同歌唱祖国。
  山东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开幕首日吸引了不少市民来参观。
     壮丽70年,奋进新时代。9月20日,“奋进的山东”——山东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在山东博物馆启幕。现场600余幅照片以及视频、实物、模型等,全方位展现了齐鲁大地70年来艰辛探索、开拓创新的壮阔历程。

  文/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马云云
片/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陈文进

四百多人参与
歌唱祖国快闪活动

  早上9点,已有不少群众赶来观展,老人、孩童、青年人,纷纷拿起手机,留下珍贵影像。与此同时,一场歌唱祖国的快闪活动在省博物馆大厅拉开帷幕。快闪活动由山东歌舞剧院交响乐团演奏、山东歌舞剧院合唱团合唱,社会各界踊跃参加,来自地矿、交通、航空以及中小学、高校等各界人士踊跃参与,共四百多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在现场看到,成就展内容丰富,既有图片又有视频、实物、模型,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的成就。
  成就展分为主题大厅、奋进的山东、美好生活·未来已来三大展区,其中“奋进的山东”展区又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1978年改革开放、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等三个重要历史时期为节点,分为“百废俱兴 艰苦创业(1949—1978)”“勇立潮头 砥砺前行(1978—2012)”“走在前列 全面开创(2012以来)”三大部分。
  成就展实际展陈面积达到6180平方米,典型图片600余张、视频10个、具有代表性的实物和文件资料百余件(组)、360度沉浸式大型环幕1个,场景还原、动态演示、互动体验等展项多个。
  成就展最大的亮点,是突出“奋进”这一主题,注重突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十强产业,以及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注重讲好万华、海尔、浪潮、潍柴等知名大企业发展壮大的品牌故事;注重总结“周村试验”“胶东模式”“诸城模式”“新旧动能转换”等引领全国、创新改革的先进典型经验;注重展现时代楷模英模、先进典型事迹,弘扬“沂蒙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磅礴前行力量。这里可以看到王杰、焦裕禄、张海迪、许振超、谭旭光、张继科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山东人,他们的故事也成为激励一代代齐鲁儿女的精神力量。
“看着照片回头想想,
变化真的太大了”

  “看着照片回过头想想,变化真的太大了!”济南市民王磊是一名残疾人,他骑着三轮车来看展,在每块展板前都仔细端详。王磊出生于1958年,因身体原因很少出门,也正因为出门少,对于变化的感受更深。“我们那代人经历很多苦,现在看各地的发展都很快,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更加明显。”
  在成就展上,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偶遇德国哈勒-维滕贝格大学教授卜玉洗(Ulrich Blum)在观展。他对中国有着浓厚的兴趣,而成就展也让他加深了对山东的了解。山东是文化大省,卜玉洗对中国文化印象深刻,他说在中国感受到经济高速发展和文化发展的魅力,而文化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他非常喜欢山东,喜欢在青岛喝美味的啤酒。
  在利用图片展示成就的同时,展览还借助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声、光、电等多种方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综合立体展示。博物馆礼仪大厅采用气势磅礴的泰山造型和超大LED屏幕,采用视频播放、现代化投影等方式,渲染营造出大气恢弘的红色国庆主题氛围;在展览形式设计上,以互动、视频、实物、模型、360度沉浸式大型环幕、全息投影等多种方式,对重大成果、前沿科技和美丽风光进行重点展示。
  在成就展上,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看到许多栩栩如生的模型,其中不乏“大国重器”。“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长输管道超声波内检测机器人、“蛟龙号”载人深潜器、“蓝鲸1号”钻井平台模型及智能机器人实物等,生动呈现了山东在前沿科技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
新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
是咱山东造的

  值得一提的是,成就展聚焦历史重要瞬间和关键节点,在这里,可以看到山东70年间创造的若干个全国乃至世界“第一”。
  1952年,青岛四方机车厂成功试制出新中国第一台解放型蒸汽机车,命名“八一号”,结束了新中国不能生产蒸汽机车的历史;1957年,女子跳高运动员郑凤荣跳过1.77米,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1987年4月,青岛啤酒厂成为国内同行业第一家拥有进出口权的生产经营外向型企业;1996年9月,京九铁路山东段开通,一位老人坐在车厢里向车窗外汹涌的人潮张望;2011年6月,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青岛胶州湾大桥建成通车;2012年,“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创造了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7062米的最大下潜深度纪录,标志着中国海底载人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当然也有不少轻松、欢快的场景,1980年,临清县八岔路公社赵塔头村农民赵汝兰种了30亩“鲁棉一号”,收入10239元,成为全省公开报道的第一个万元户,成就展上展示了她家欢欢喜喜把新买的缝纫机搬进家的画面。
70余场经典电影天天放送
市民可免费观看

  展览还精心设计了内容丰富多彩的文化创意展区和互动专区,开展经典电影展映,引入博物馆馆藏文物、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老物件等展项,力求用更生动、更灵动的形式讲好山东故事,唤起群众对时代变迁的记忆和感慨。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典电影展映9月20日开始,将持续到10月31日。每天上午10点,下午2点各展映一部经典影片,共70余场。这其中不仅有《小小飞虎队》《地雷战》等老影片,也有《战狼》《红海行动》《流浪地球》等近年来拍摄的国产大片,不同群体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共鸣。
  在电影展厅,还能看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电影放映设备及珍贵唱片,经典电影海报带人穿越时空。
  在邮票展区,从1949年起历年纪念邮票整齐陈列着,仔细品读仿佛上了堂内涵丰富的历史课。这里有1949年10月8日发行的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950年7月1日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等珍贵纪念邮票,还有2008年3月发行的第29届奥运会、2009年10月1日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纪念邮票。对特殊年份有情结的市民,可以在这里找到回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