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明天举办
354件影像精品将亮相潍坊十笏园文化街区
2019年09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刘宇向记者介绍“大国小家——影像回忆平凡人的故事”主题展上的一件摄影组品。
     9月25日,潍坊十笏园文化街区里,作为“三大国展”的又一个大展,第27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暨“一品景芝杯”首届潍坊国际摄影周的布展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将于9月27日举办的该届摄影展,从88181件(247445幅)投稿作品中甄选出354件影像精品进行展览,收稿数量达到了历年之最。

  文/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张焜 
见习记者 王璐雯

设置两大主题板块
主场馆分四个展区

  25日傍晚6点多,潍坊市潍城区东风西街边,第27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主展馆二楼纪录类作品展区内的一个角落里,布展人员正在为一组《体育瞬间》的摄影作品张贴图片说明。此时,同展厅内的部分作品已经设置了图片说明或评语。
  据悉,主展馆从一楼到四楼,将分成纪录类(长期关注单元)、纪录类作品、艺术类作品及创意和商品类作品四个展区。在策展现场,中国摄影家协会策展委员会策展人崔波告诉记者,目前布展工作已经完成了九成,预计将于26日中午完成。
  记者了解到,第27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暨“一品景芝杯”首届潍坊国际摄影周主题展,共设置两大主题板块和相关系列活动。第一板块为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包括第27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作品展和全国摄影艺术展览60年摄影精品回顾展两个分项展览。第二板块为“一品景芝杯”首届潍坊国际摄影周主题展,分国际主题展、国内主题展、潍坊主题展三大展区。  其中,国际主题展为世界摄影大师作品展,国内主题展包括大国小家——影像回忆平凡人的故事、百姓·年代——茹遂初纪实摄影展、互联人生、毕业季主题展和阅读改变人生主题展五个分项展览,潍坊主题展有“新中国·新潍坊”摄影展、“印象·逐梦”潍坊老照片展、城市与建筑主题展、潍坊“三个模式”新实践展四个分项展览。
60张摄影作品
时间跨度超过60年

  25日下午,记者来到了国内主题展“大国小家”70年主题展展区里。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主任刘宇说,这个展区的主展厅内展出的摄影作品,是荣获第十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的茹遂初老先生自1951年开始拍摄的。60张作品从20世纪50年代到2010年以后,时间跨度超过60年,记录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有关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社会经济建设发展、国防科技能力飞跃、文化艺术成果斐然、自然环境治理改善等方面的摄影作品。”茹老明天还会亲自来,我们正在完善展厅内的一些小细节。”他说。
  在主展厅边,还有多个小展厅。在一间以黑色为主背景色的展厅里,记者看到了很多特殊“全家福”:每一张照片中,都有一张逝者的照片。刘宇告诉记者,照片中的逝者,都是英勇牺牲的军人、消防官兵以及公安干警,家人们以这种方式与英雄们拍摄全家福。而在另一间展厅里,摄影师用镜头记录了自己家乡一群孩子14年的成长变化——当年一起打闹的顽童,一步步成为光荣的军人、优雅的舞者……
  刘宇说,用照片记录动人的生活,会引起更多人的共鸣,会受到大家的喜欢。展厅里的摄影作品来自全国各地,每一件作品都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个人与家庭、家庭与国家共同发展的故事,反映着中国人在70年里的奋斗征程与家国情怀。
我省入展34件作品
数量居全国第三位

  今年4月,第27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启动征稿,至7月15日截稿,共收到22629位摄影人投送的作品88181件(247445幅),来稿人数和作品数量再创历史新高。经评选和公示,最终共有354件作品入选本届展览,有的作品一件最多有约30幅照片。此外,张甸先生的《我的家》和魏德忠先生的《红旗渠》被确定为组委会致敬作品,以向两位从事摄影创作超过60年的耄耋老人表达敬意。
  本届全国影展展现出诸多新特点。在征稿类别上进行了拓展,纪录类首次增设“长期关注单元”,以鼓励那些深入生活、潜心进行深度创作的摄影师,发掘属于他们自己的艺术富矿,用影像向伟大时代致敬;将“商业类”改为“商业和创意类”,通过征稿范围的扩大,分流“艺术类”的评选压力,提高此类作品的整体水平;首次尝试推荐委员推荐优秀作品,邀请摄影界的专家、社团和媒体等举贤荐优,作为对个人来稿的有力补充;新规定对所用拍摄器材不作限制,适应时代变化,为大量手机摄影创作者大开绿灯。策展团队在空间设计和展陈方式上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并首次尝试举办原作展,这些作品将永久地由中国摄影家协会收藏。
  据了解,山东省本届摄影展入选作品34件,与广东省并列第三,数量比上届翻了一番多,达到历届之最。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