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一个月他去当了兵,驻守在戈壁滩八年
今年十一,这位老兵也过70岁生日
2019年09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出生于1949年10月1日的乔明山
     “新中国成立的那天,我正好出生,这是一种缘分。”10月1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时,商河县韩庙镇打狗店村的退伍老兵乔明山也迎来了70周岁的生日。过去的70年里,乔明山目睹了祖国的变化和发展,从当年的穷苦日子到如今的幸福生活。70年了,他从没有刻意过过生日。他说,祖国繁荣昌盛,就是最好的生日礼物。

  文/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李云云 通讯员 胡晓龙 
从小立志守护国家
结婚一个月去当兵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成立,举国欢庆。而在此刻,商河县韩庙镇打狗店村的一户农家小院里,乔明山出生。“虽说一年365天,每天都一样,但能与祖国同年同月同日生,是缘分,更是一种难以言说的骄傲。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遇到过各种困难,所以从小我的梦想就是当兵守护国家。”乔明山谈道。
  当时消息传递远远比不上现在,乔明山总是想尽各种办法了解国际国内大事,了解国家政策变化。“除了上学听老师讲,我就去生产大队听大家聊天,听到国家取得变化和成就,心里能高兴半天。”
  村里征兵的时候,乔明山第一时间报名参军。“征兵刚来的时候,我还在读高中,没等到毕业,我就报名参军了。”1969年3月份,乔明山离开老家,前往兰州某军区。而此时,他结婚刚刚一个月。
  “一听说能当兵心里早就按捺不住,觉得从小的梦想就要实现了,真没考虑过刚刚结婚的妻子。”谈话间,乔明山不自觉地看了看一旁的妻子,笑了笑。
  “刚结婚他就走了,家里困难总是有的,但当时更多的是一种骄傲,觉得作为军人家属,是一种光荣,在日常生活中,也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在生产队工作,都争取比别人干得好才行。”乔明山的妻子谈道。
在戈壁守护特殊铁路
天天“得吃四两土”

  在祖国大西北浩瀚的戈壁荒漠处,蜿蜒着一条特别的运输铁路,在地图上,很难寻觅到它的踪影,直到后来,才一点一点揭开神秘面纱。这条铁路上,运过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颗导弹、第一颗运载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而这条铁路所在处,就是乔明山服役部队所在地。
  “我现在可以说在那里当过兵,之前是不允许的,绝对保密才行,谁也不知道我在哪个军队,在军队里干什么。”作为特殊兵种的他,绝大多数时间里的任务就是巡路,每天至少行走40多里。如果遇到紧急运输情况,他和战友们站岗时间在12个小时以上。
  “戈壁滩里的风和我们这不一样,都是大风夹杂着黄沙,‘三天刮一次,一次刮三天’,不一会儿,铁路就会被沙子掩盖,我们就负责清理铁路上的积沙,一张嘴,就能吃到沙子,大家常说,一天能吃‘四两沙’。”乔明山说道。“天上没有鸟,地上没有草,风吹石头跑”是他们最真实的写照。
  快70岁的乔明山,现在仍然习惯蹲着,他说这是在部队里练出来的。夏天中午的黄沙晒得滚烫,即使穿着胶鞋,脚还是烫得褪皮。趁着吃饭的空当,挖个沙坑,蹲在坑里,凉快一下,那是他们一天里最舒服的时刻。
  “如果搁现在,还真不一定能适应,当时觉得挺好,我在部队里一待就是八年,四年后,第一次回家探亲,我黑瘦黑瘦的,老伴都没认出我来。”乔明山说道。
时刻关注航天事业
看阅兵就是生日礼物

  退伍回家后的乔明山,成了韩庙镇一名乡村教师,在三尺讲台上,他待了34年。而他的军队生涯,他说了一遍又一遍,从艰苦的自然条件,说到战士驻守的辛苦,再到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谈起祖国航天事业,乔明山有说不完的话题,载人飞船、空间站,他如数家珍。时隔近50年,乔明山依然记得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的情形。
  部队距离酒泉基地较近,发射成功的消息很快传到部队,大家都往我地欢呼,自发组织文艺演出,那股喜悦和自豪传遍了每个角落。“当时的发射成功率,我们国家能发射不容易。现在不一样了,航天事业也越来越好,我们国家越来越强大……”
  在他34年的教育生涯中,教学设施越来越完善;祖国越来越强大,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富裕安逸;祖国国际地位越来越重要……
  每年10月1日,家人们都想给他过个生日,每次都被他拒绝。“今年的生日,我都想好了,要早早准备看阅兵仪式,看到祖国越来越好,祖国繁荣昌盛,就是最好的生日礼物了。”乔明山感慨道。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