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研学旅游文化体验,更有参与性、互动性
行走的大课堂,人气就是旺
2019年09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身边·看点
2019年9月26日 星期四 编辑:陈鸿儒 组版:曾彦红 校对:唐首政
B03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汪泷 通讯员 张令伟

  徜徉在孔庙、孔府和孔林,参加孔子礼仪课堂、《论语》背诵,参与晨钟暮鼓和祭孔展演,体验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到曲阜研学已经成为学生群体中的一种新时尚。

  研学旅行受到热捧
曲阜让景区“活起来”

  玉马、铭文铜器、鼎、簋、盘……一件件沉睡千年的古老器物“出土”时,学生们纷纷发出惊呼。近日,来自重庆市巴川中学的200多名学生和教师在曲阜鲁国故城国家大遗址考古公园参加了一场颇为专业的现场“考古”。
  重庆巴川中学的曲阜考古研学体验之旅,是近年来曲阜孔子研学游围绕“立德树人”核心思想、创新开发研学课程的一个生动缩影。凭借研学旅游精品,曲阜三孔景区赢得了无数师生和家长点赞。
  截至8月20日,三孔景区今年共接待研学团队1287个、185703人次,同比去年上升90.10%,研学旅行团队继续成为三孔景区游客增幅的主力军。
  “随着儒家文化越来越受重视,到曲阜研学游的团队与日俱增。近年来,曲阜研学游开始有意识地主动转向深入挖掘圣地文化内涵,突出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曲阜丰富的文化内涵,需要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出来,特别是面对学生研学团队,更要实现寓教于乐。”曲阜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孙在斌说。
  为丰富研学旅游的文化体验,2013年开始,曲阜三孔景区实施了“景区活化”系列工程,策划推出了明故城南门城楼晨钟仪式、暮鼓仪式、孔庙大成殿祭孔展演和诗礼堂孔子礼仪课堂等一系列常态研学游新品,让三孔景区研学旅游的参与性、互动性和文化体验得以提升。
  2016年,研学旅游浪潮开始在全国各地翻涌,曲阜也审时度势,紧跟步伐。“2018年以来,三孔景区以‘让文物讲好中国故事’为中心,以文物景区为大舞台,对研学旅游系列产品重新整合、系统梳理、全面提升,打造了系列核心产品,形成了层层递进、逻辑清晰的研学产品体系。”曲阜三孔文化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亚军说,景区最近正在思考如何根据现有中心小学教学进度,开发更加适合的研学课程,将课程创新步伐再次提速。
传播儒家文化内涵
研学游体验最关键

  在孔庙杏坛举行开学典礼,到孔林孔子墓祭拜先师,在周公庙前学习周礼,到颜庙体验贫而乐道的心境,在寿丘、少昊陵领略始祖文明的苍茫之感,到孔子诞生地尼山举行毕业典礼……如今,随着全域旅游创建工作开启,曲阜市一批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课程深入景区,极大丰富了学生们的视野。
  孙在斌介绍,曲阜市已经成功入选国家人文旅游示范基地、首批“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城市,三孔景区获“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称号,“儒学经典游学之旅”跻身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联盟十大游学精品线路。目前,曲阜市正全力打造集研学旅游目的地、研学旅游基地、研学旅游主题营地、研学旅游课堂于一体的“1+3”研学旅游特色产业集群,进一步升级研学旅游产品和品牌。
  董亚军介绍,对中小学生而言,了解学科知识固然重要,但教育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更为关键。知识点与精神价值的有机融合,正是曲阜孔子研学旅游的独特所在。三孔景区的研学产品将孔子思想与儒家文化巧妙地灌注课程之中,具有浓浓的文化气息,不仅仅是单纯知识碎片的堆积。另外在研学旅游过程中,文物景区作为大背景与大舞台,不仅与研学游产品融为一体,而且构成了研学旅游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教学环境与教学内容相得益彰,景区所发挥的作用是传统课堂所无法替代的,这也是研学旅游的魅力所在。
  参与研学游的学子在孔庙内举行成人礼。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