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河:突破县城,推动高质量发展
对标桥头堡、产业承接地和康养福地
2019年09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俯瞰商河县城全貌。
  ▼商河拥有江北最大的红掌种植基地,红掌产业已成商河这一农业大县的名片。
     9月25日,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会上,商河县委书记陈勇介绍,近年来,商河县实施“突破县城”战略,对标“济南对接京津冀的桥头堡、京津冀与北岸先行区的产业承接地、全国温泉度假康养福地”的发展定位,在双招双引、项目建设、营商环境、乡村振兴和民生保障等方面下功夫、求突破,为济南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做出新的商河贡献。

  文/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陈伟 李云云 通讯员 张鸣 

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引来数百亿投资

  商河是济南的北大门,是联合国地名委员会公布的中国100个“千年古县”之一。在融入全市、全省发展格局中,商河县确定“1383”工作体系,以建设现代化强县为总目标,坚持生态立县、产业强县、开放活县、人才兴县的十六字发展方针,按照突破县城、聚焦园区、培育特色镇村“三大布局”,狠抓双招双引、项目建设、旧城更新、新区拓展、环境提升、园区建设、乡村振兴、创建工作“八项重点工作”,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扫黑除恶、污染防治“三项重点任务”,奋力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任务目标。
  陈勇介绍,商河县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面启动,新京沪高速公路、德大铁路建成通车,省道316升级为国道340,结束了商河无高速公路、铁路和国道的历史;济滨城际铁路确定通过商河,正在进行初测;9月6日商河通用机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顺利通过评审,徒骇河复航工程正在加快推进。
  商河县坚持工业发展聚焦园区,将商河经济开发区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投资近20亿元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明确产业定位、推进规划扩容,与济南市首个“全国特色小镇”——玉皇庙镇实施产城融合发展,园区面积将扩展到20平方公里;成功创建省化工园区;加快培植壮大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循环经济、新材料、通用航空等产业,倾力打造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两个过百亿产业集群;山东高速新材料建成投产,与世界500强中化集团等合作实施的总投资12亿元的济南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等大项目好项目纷纷签约落地,总投资50亿元的央企区域总部——中再生控股有限公司已入驻商河。
  作为农业大县,商河县以田园综合体和特色小镇建设为突破口,践行乡村振兴战略。陈勇说,商河县投资24亿元、济南市首个佰泽泉韵田园综合体开门纳客,突出一二三产融合打造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同时,深化“互联网+”战略,创成全市首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作出应有贡献,总结出商河经验。
  据了解,2019年上半年,商河县签约招商引资项目44个,计划总投资246.91亿元,项目个数、投资规模分别是2018年同期的2.3倍和1.5倍。
扩容城市发展空间
孵化、加速项目落地

  商河致力推进高质量快速度发展,实施“突破县城”战略,拉开城市发展框架,做大县城发展龙头。旧城更新和新区拓展齐头并进,老城区抓牢棚改旧改这个“牛鼻子”,在全市率先推行“货币化+房票安置”方式。
  据统计,2016年以来,商河县累计完成拆迁8961户、182.27万平方米,新建面积65.3万平方米;10万平的爱琴海商业综合体今年将完成主体建设,商贸中心组团建设拉开序幕;21.5公里的外环线一期工程用1年的时间建成通车,投资规模、建设速度均创历史纪录。
  陈勇介绍,南部新城北纬37°康旅示范小镇、市民服务中心已见雏形,国家农业科技园成为省市花博会的承载地,今年占地1200亩的清水湖公园已开园迎宾;西部新城、道路管网基础设施以及总绿化面积49万平方米的长青河休闲生态绿廊项目开工在即;温泉旅游、文化教育、大健康产业正在有序导入。
  为孵化更好企业,加速项目落地,商河县致力于改善营商环境。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导向,五个工业项目一起实现“拿地即开工”,全县涉及16个部门的169项行政许可事项全部划转至县行政审批服务局集中实施,编制完成30个高频事项的服务指南和操作流程,审批材料和时限压减60%以上,“一小时办结”“五级审批”等工作模式创出了审批服务“商河速度”。
  “发挥重点项目审批领导小组、重点项目指挥部等作用,完善三级督查督办体系,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打造高效廉洁、公平正义、亲商重商、安全稳定、生态绿色的营商环境。”陈勇说。
PPP项目签约数
位居全市首位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商河县克服经济总量小,财政不足的劣势,转变思路,探索采用PPP模式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走在全市前列。
  商河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陈晓东介绍,“截至目前,商河县纳入财政部PPP项目管理库项目14个,投资总额59.68亿元,涉及教育、卫生、市政(污水处理)、交通、生态环境、智慧城市等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商河PPP项目入库个数、签约个数均位居全市首位。”陈晓东说。
  其中,投资4.57亿元高标准建设的一中西校区及第三实验学校投入使用;投资11.6亿元的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和妇幼保健院PPP项目加快推进;9月6日,投资9亿元的西部新城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一期建设PPP项目完成签约、即将正式启动。这些项目建成使用后,将有效弥补基础设施欠账,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将显著增强。
新增财力向民生倾斜
完成为民实事35件

  商河县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红利。商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董泽勇介绍,近些年,商河县新增的财政收入持续向民生事业倾斜,2016年以来每年民生支出占县级财政支出比例均超过80%,完成为民办实事35件。
  董泽勇说,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总投资4.57亿元的商河县一中和第三实验学校投入使用,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新华教育集团、新希望教育集团在商河设校,高等本科教育首次实现突破,全县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建鲁北院区,打造鲁北区域医疗中心;县中医医院医技综合楼投入使用,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通过国家级现场评审验收。
  近年来,商河县脱贫攻坚成效明显,2017年底190个贫困村脱贫退出,2018年底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为破解县域内冬季清洁取暖难题,商河县引进济南热力集团,申请亚洲开发银行1.7亿美元贷款,对县主城区、11个镇核心区、农村开展节能改造,计划清洁取暖总面积约1134万平方米。
  “全县83所学校、12个街镇敬老院,均实现清洁能源取暖全覆盖,21502户农村家庭率先享受到健康低碳新生活。亚洲开发银行在泛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改善研讨会上推广了“商河模式”,该项目也成为商河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战略标杆项目。”陈晓东介绍。
  “以‘温泉花都 生态商河’为主题的第五届济南花卉园艺博览会暨第二届济南都市农产品博览会将于9月28日开幕,商河县将以繁花似锦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陈勇强调,商河种好了“梧桐树”,自然而然招来“金凤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