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能源:以民生发展为使命
助力泉城打造国际化大都市汇聚新力量
2019年09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中秋节,济南能源党委书记、董事长郑岩到新泉城花园社区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和老人,为他们送去节日的祝福和慰问品。
  ▼党组织党员“双报到”进社区活动。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七十年,只是华夏五千载文明的弹指一挥间,却见证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从山河破碎、满目疮痍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巨大飞跃。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泉城济南也乘着新时代的东风起航,驶向“大强美富通”的彼岸。
  在泉城发展腾飞的过程中,济南能源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南能源)作为济南市城投集团平台下属企业,也在不断探索国有企业发展新模式,并逐渐走出一条济南能源自己的道路,助力泉城济南在新时代下的新发展,为打造国际化大都市汇聚新力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晓燕

打造“党员动车组”模式
合力助推企业新发展

  “太感谢你们了!”章丘区荐家村村民王沛军和家人冒着小雨乘公交车来到济南能源,答谢济南能源对他们家庭的帮助。此前,济南能源管理三支部在一次走访中了解到,当地葱农王沛军老师独身一人,因车祸无法从事体力劳动,家中年迈又体弱多病的父母帮助其抚养上小学四年级的女儿,随着冬季来临,家中收获的大葱出现了滞销的情况,为帮助王老师成绩优异乖巧懂事的女儿能安心学习,党员们不但给孩子送去了学习用品和慰问品而且主动发起助卖倡议,通过网络、自媒体等方式自发宣传王沛军家大葱滞销的遭遇,并利用业余时间承担起搬运售卖的工作,经过半个月的努力,帮助王市军一家销售大葱2万余斤,创收2万3千余元,这笔钱给王沛军家带来了希望。
  作为党领导的国有企业,一直以来,济南能源都将扶贫助贫作为企业品牌文化建设中重要的环节,除了做好民心工程之外,更要求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回馈社会。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济南能源也携手泉城花园社区居委会,一同到共建社区新泉城花园低保户、失独老人等困难居民家中,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心灵受伤的居民及老人,为他们送去粮、米、面、油等生活用品,还奔赴章丘区南曹范村,看望慰问前期受台风“利奇马”影响致使房屋倒塌、作物受损的受灾村民们。
  “在今后工作中,济南能源党委将继续利用好党组织党员‘双报到’平台,发挥好国有企业优势和效能,更加广泛和细致地服务好泉城百姓。”济南能源党委书记、董事长郑岩表示,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济南能源一直致力于将党的领导放在企业发展的核心地位,以党的建设作为引领,成为企业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在不断地探索和尝试下,济南能源公司党委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出发点,坚守共产党人初心,勇挑城市改革发展重任,倾尽全力打造出济南能源“党员动车组”模式。在动车组发展模式下,公司党委作为重要牵引力,带领全体干部职工攻坚克难、服务民生,时时刻刻走在前、干在前;党员领导干部的榜样和模范力量作为助推器,激发担当作为的干事创业热情,合力推进企业发展迈向新高度。
  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青年党员代表和团队,他们始终以共产党人的一腔赤诚为初心,以泉城济南的民生发展为使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燃烧着自己,奉献着自己。
燃气事业部团队:
党员干部是“车头”
冲锋在前奉献在先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天然气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作为一种清洁又便利的燃料,在生活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其中,由济南能源集团负责建设的济南南曹范LNG调峰储配站项目为目前山东省内最大市级燃气调峰储气设施,项目选址于章丘曹范街道办事处南曹范村以南1.2公里处,一期建设最大存储天然气能力可达1800万立方米,日天然气调峰能力约250万立方米,项目的实施对优化济南市能源结构,提高因季节用气造成“气荒”的应对能力有重要改善,更对改善大气环境,节能减排,促进济南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自南曹范调峰储配项目立项以来,济南能源燃气事业部团队在部门经理李亚松的带领下众志成城,为加快项目审批立项进度,日以继夜研究调整设计方案,核对项目手续,加班至深夜乃至凌晨已是家常便饭。每天清晨,当人们还在熟睡之中,李亚松就悄悄告别睡梦中的妻子和孩子,带领队伍奔赴章丘南曹范工地现场……
  其身正,不令自行。“想要团队激发出最大替能,必须身先士卒,由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奉献在先。”一直以来,李亚松团队正是奉行着这一信条,时时刻刻走在最前列。在他的感染下,燃气事业部当中先后涌现出了多名优秀青年党员代表,杨凯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燃气工程应该而且必须是经得起考验的百年工程,对党和人民负责,这是我们应该遵守的最基本准则。”这是济南能源西部管线项目经理杨凯心中所想并倾力践行的。
  2017年,为缓解省城西部供气压力,并为冬季用气高峰提供可靠保障,济南能源集团部署西部高压外环管线(中石化长清分输站至玉清湖)项目。济南西部管线项目的建设范围包含了归德门站、玉清湖计量站以及21.7公里管径DN800管线安装工程等,点多面广、管理复杂。这是济南能源的第一个通天然气项目,也是杨凯进公司后负责的第一个项目。
  2018年2月,按照济南能源燃气发展要求,归德门站新增CNG应急调峰站一座,接到任务后,杨凯立即组织项目部同事,同设计单位、监理项目部人员加班加点梳理项目情况,使该增项工程能同原归德门站部分实现完美对接,保证安全文明施工进展。其间,不论雨雪严寒,还是高温酷暑,杨凯始终坚持关键环节紧抓不放。9月底,工程项目迎来重要节点,近4米深的工作坑,工作人员必须通过小扶梯爬上爬下,而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3天时间内必须完成管网接口,这关系到整个项目的后期进程。然而,天公不作美,正赶上连日的大雨,杨凯和团队一直坚守在现场,无眠无休,既保证施工进度,又保障人员安全,最终打赢了这一仗。
发展规划部山大项目杨猛团队:
供热行业“老兵”冲在前
激发团队干事创业新作为

  每年冬天,在千家万户享受温暖的背后,实则有诸多的供暖人迎寒流而上。杨猛是济南能源发展规划部的负责人,也是一位从事供热行业20多年的“老兵”。2016年,济南市积极响应“煤改气、煤改电”的节能减排号召,杨猛凭借多年供热技术经验,主动积极投身到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燃煤锅炉替代的工程项目当中。
  2016年8月底,山大兴隆山校区燃煤锅炉替代项目正式开工实施。这个时间,距离11月的供暖季只有两个月,项目非常紧急。这也就意味着在极短的工期里,杨猛和他的队员们要完成极大的工作量,从完成图纸的落实修改到锅炉和管道的替换,从设备的配备到各种供暖运行方式的比较……方方面面都需要杨猛的技术经验和实际参与。
  杨猛到现在都对那段时光记忆犹新。随着供暖季的临近,他和同事们开始了五加二、白加黑的生活。每天7点之前,杨猛就到达单位,晚上下班经常到凌晨12点,如果遇到更晚的时候,杨猛和他的同事们来不及回家休息,就在办公室眯几个小时,第二天继续干活。有志者,事竟成。经过两个月的项目建设,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已于2016年11月实现清洁能源供暖。“学校实现清洁能源取暖不仅可以保证污染物排放每年减少烟尘4.5吨,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也大量减少,同时也可以改善山大学生和附近居民的生活环境。”杨猛表示。
  据悉,山大兴隆山校区燃煤锅炉替代项目建成后,在国家五部委、省市相关部门的调研中获得一致好评,并作为“中国城镇供热协会—清洁供热高峰论坛”的典型工程案例邀请全国供热行业四百余名从业人员现场观摩。
  目前,杨猛团队已完成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趵突泉校区、兴隆山校区的清洁能源供热项目,今年年底,洪楼校区的锅炉及管网改造将如期完工并实施供暖。2018年,杨猛团队还被评为“济南公共服务榜样”,现在的他,继续带领着团队奋战在一线岗位上,只为让暖流比寒流先到千家万户。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