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倒无形墙 共建加共享
——齐鲁石化企地融合探索实践记
2019年10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淄博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上,江敦涛书记提出,“以平台思维、生态思维的观念转变方式方法,打通破解难题、高质量发展的新通道”。齐鲁石化基础资源、技术创新、安全管理、新产品研发、党建等方面在全国同行业居领先地位,这样一家国有企业,对淄博来说,就是一个高质量平台。淄博与齐鲁石化如何做好结合文章?企地如何携手共促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先进的做法、成功的经验,
齐鲁石化以安全生产为例

  作为一个拥有140余套炼油化工装置的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在建设发展中,齐鲁石化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2019年1月份,齐鲁石化被评为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成为6年来山东省和中国石化唯一获得该认证的企业,被山东省树立为“危化品行业和职业卫生领域双标杆企业”。齐鲁石化成为山东省安全生产管理协会理事单位,齐鲁石化总经理韩峰任协会理事长,副总经理王玉亮任常务副理事长。
  记者了解到,作为央企,齐鲁石化担当有为,主动向地方传授自己的安全管理经验。2018年11月24日,应潍坊市寿光市委、市政府邀请,齐鲁石化总经理韩峰赴寿光市作安全生产专题讲座。寿光市级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各镇党(工)委书记,市直有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大中型企业及全部危化品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分会场各镇街区全体机关干部,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及其他企业主要负责人大约6000人参加讲座学习。
  近处说,寿光能主动邀请“老师”给政府部门上课,自上而下培训化工安全知识,远处说,整个山东省危化品行业安全管理都在学齐鲁石化,淄博市得天独厚,更应该走在全省前列。推倒两家间的那堵无形的墙,好东西共分享,合作的前景将无限广阔。
搭建资源共享平台
共同装扮绿色家园

  淄博作为一个化工产业聚集的城市,长期以来空气中的硫含量一直居高不下,严重影响着空气质量,环保形势不容乐观。
  记者从齐鲁石化研究院获悉,从20世纪70年代起,他们开始进行硫黄回收催化剂的研发攻关,近年来不断加大力度。2013年此项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新的催化剂将硫黄回收率提高到99.99%,大大减少了二氧化硫的排放。该技术被首先应用于该公司炼油厂年产能8万吨的硫黄装置,结果硫黄烟气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低于100毫克/立方米,而当时国家的排放标准为960毫克/立方米。这意味着一套产能10万吨级的硫黄装置,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380吨/年,回收的硫资源实现变废为宝。目前,该技术在全国同类装置推广成功,每年减排二氧化硫2万多吨,节约投资20亿元以上,降低装置操作费用近10亿元。
  截至目前,国内已经有30多家企业签订了硫黄环保技术转让使用协议,涉及50多套硫黄装置,包括其他使用方式在内,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国内300多套装置,创效4700余万元。
  齐鲁石化党委书记张绍光说:“齐鲁石化将以奉献清洁能源 践行绿色发展为理念,以提供更多优质绿色产品为己任,以绿色低碳发展为主线,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科技创新为支撑,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发展布局,实现企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和谐共融,助力绿色山东、生态淄博建设,呵护好我们共同生活的这方热土。”
企地同心合资合作
共建共享命运与共

  2017年起,齐鲁石化加快了炼化一体化进程,从炼油向开发生产下游产品延伸,拉长产业链条,向高端聚乙烯、聚丙烯等产品迈进,增强乙烯生产能力,逐步实现对进口产品的替代,向着绿色化工和高端化工迈进,力争将原油“吃干榨尽”。
  齐鲁石化公司的发展战略,为驻地企业带来了更大的机遇。石化公司加快实施炼化一体化战略,向下游产品延伸,拉长产业链,树起把原油“吃干榨尽”的雄心,我们的中小企业为何不发挥所长,积极对接,参与研发,在下游产品开发上主动配合,争取在延伸产业链上成为重要环节呢?
  在9月5日召开的淄博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上,江敦涛书记提出以平台思维、生态思维的观念转变方式方法,打通破解难题、高质高效发展的新通道。对淄博市化工行业来说,齐鲁石化公司正是一个现成、绝佳的“链、用”平台。近期淄博市委将服务齐鲁石化列入“万名干部下基层”国企服务三队持续两年的工作重点,记者看到该服务队针对齐鲁石化提出的30多个问题逐项沟通梳理,制定措施目标,扎实推动落实。
  事实上,近年来淄博的相关部门和部分区县已经开始了大胆探索,2018年10月17日,齐鲁石化与张店区政府25万吨/年聚丙烯合资合作项目正式签约。项目建成后,将大幅提高高端聚丙烯市场占有率,填补省内乃至国内高端聚丙烯产品布局空白。齐鲁石化参股临淄区中豪能源有限公司项目合资意向书也获得集团公司批复,为后期齐鲁石化进一步加强企地合作增加了重要支撑。
  让人心疼不已的是,在齐鲁石化产业链上,曾经有很多能拉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高质量项目并没有落户淄博,诸多大项目流失。
  企地融合,共享未来。期盼有更多的高质量合资合作项目建在淄博、留在淄博、赢在淄博。
(刘芳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