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发电厂10年减排二氧化硫30万吨
2019年10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0月11日讯(记者 顾松 通讯员 孙育涛 刘霞) 近日,胜利油田发电厂灰水部在1号机组脱硫循环泵房等区域疏通地沟300余米,全力消除安全环保隐患。据了解,脱硫系统投入运行10年来,灰水部按照消除缺陷不过夜的原则,24小时保证环保系统平稳运行,累计减排二氧化硫30万吨,相当于再造树林650万亩。
  火力发电厂在燃煤发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等污染物。2009年3月,胜利发电厂投资2.45亿元的脱硫装置投入运行,4台机组二氧化硫排放降低到400毫克每标准立方米以下。
  “10年间,二氧化硫排放标准从400毫克/每立方米降到35毫克/每立方米,整整下调了11倍。”胜利发电厂灰水部党支部书记刘向锋说,2013年3月1日,国家环保部门出台了“史上最严”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二氧化硫排放必须低于200毫克/每标准立方米以下;2014年下半年,“50355”超低排放标准发布,要求二氧化硫排放不超过35毫克/每立方米。
  断崖式的环保标准下调给胜利发电厂带来了巨大压力,同时也激发了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系统升级优化的动力。
  灰水部经理田治兴介绍,所谓烟气脱硫就是在排气烟囱上加装脱硫设备,中和剂是石灰石浆液。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石灰石水浆发生反应,变成硫酸钙,也就是俗称的石膏。由于加入石灰石浆液量增减,需要依靠运行人员精准判断,灰水部组织技术力量不断调整控制工艺,自行摸索出一套适合电厂实际的“钙硫比”标准,确保吸收塔浆液PH值以及密度等指标在规定值范围内。
  在开展管理创新的同时,灰水部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先后制定了《3号吸收塔除雾器管道改造》、《脱硫工艺水管线更换期间安全运行措施》等72项技术方案,实施了一二期脱硫工艺水、工业水系统布置等20多项改造项目,使脱硫系统投入率100%,脱硫净烟气排放指标合格率100%,脱硫效率达到95%以上。
  事实上,仅仅依靠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很难实现长期超低排放。着眼于构建绿色发展的长效机制,2015年,胜利发电厂对四台发电机组的脱硫系统进行环保升级提效改造,并于2017年7月7日全面完成。环保监测报告显示,改造后的二氧化硫均控制在35毫克/每标准立方米,达到燃气机组排放标准。
  超低排放改造完成后,灰水部以“一方案两清单”为抓手,从管理短板建号、关键业绩指标、问题整改等方面进行重点监管推进,先后汇总管理短板21项,已整改各类问题200余项,为绿色企业创建打下了坚实基础。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