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2.jpg<
2019年10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真情温暖心贴心
  本报10月11日讯(记者 隋忠伟) 近日,岚山区碑廓镇小学全体党员教师在上课之余,不顾疲倦,到40户贫困户中,给他们送去了电饭锅和餐具,把温暖送到了困难群众的心中。在慰问过程中,大家分别来到困难户的家中,与贫困户进行了亲切的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和工作情况,鼓励他们要树立克服困难脱贫致富的信心,同时给贫困户耐心宣讲精准扶贫的优惠政策,使他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浓浓的温暖。
爱心企业家扶贫情怀
  本报10月11日讯(记者 隋忠伟) 在五莲县洪凝街道红泥崖村互助养老服务站,御景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牟宗莉把10000元爱心工资交到了4名服务人员手中,这是她连续第四年为该村护理员送去爱心工资。
  今年68岁的厉保美老伴腿脚残疾,没有劳动能力,厉保美需要在家照顾老伴,没法外出干活,家中没有收入来源,生活困难。自从村里成立互助养老服务站以后,她便一直在这里做饭,既可以就近照顾老伴,也有了一定的收入来源。
串起新农村幸福公路
  本报10月11日讯(记者 隋忠伟) 岚山区2003年率先在全省启动农村公路改造工程,2008提前两年率先在全省实现“村村通硬化路、村村通客车”双通,2017年下半年在全市先行先试启动“幸福公路”规划建设,先后被评为“山东省首届群众满意双通县”“全省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工程示范县”“全省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2017年以来,按照农村“幸福公路”路面不低于6米、路基不低于8米的沥青路标准,已经开工建设农村“幸福公路”526公里、危桥改造17座,完成路面489公里,累计实现投资17.5亿元。其中2019年已开工农村“幸福公路”建设235公里,完成路面主体工程115公里,已实现投资3.5亿元。全力建设“路畅、景美、桥安、惠民”的新农村“幸福公路”,着力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幸福,全方位打造高品质的农村道路交通网络。
农光互补扶贫电站
  本报10月11日讯(记者 隋忠伟) 近日,随着110KV隔离开关一同合闸,东港区集中式农光互补扶贫电站项目二期工程正式并网发电。光伏发电项目赋予了土地新的价值,地面上是光伏发电,光伏板下种植中草药,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农光互补”。漫山“蓝海”带来的不仅仅是丰厚的经济回报,更是东港农发集团落实精准扶贫政策,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助力全区脱贫攻坚工作的具体体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