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检察官“总统之上的总统”
2019年10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刚刚辞职的韩国法务部前部长曹国(左)与总统文在寅。
     10月14日,韩国法务部长官曹国宣布辞职。从8月9日被提名出任法务部长官至今的两个多月间,曹国接连被爆出多桩涉嫌腐败的丑闻,由于曹国向来被视为韩国总统文在寅的心腹干将,曹国的丑闻也进一步影响到了文在寅的前途。此情此景,与几年前前总统朴槿惠因“闺蜜门”倒台颇为相似。人们不禁要问,难道“青瓦台魔咒”真的存在吗?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王昱

任人唯亲的政界潜规则
  2017年担任文在寅首席秘书官之前,曹国是知名的汉城大学法学教授。今年8月上旬,文在寅提名他为法务部长官。当时青瓦台的说法是,曹国担任民政首秘时对权力机构改革抱有坚定的信念,执行力强,成功发挥了规划协调者作用,相信他能够完成司法改革任务,建立公平正义的法律秩序。9月9日,文在寅冲破阻力正式任命曹国为法务部长官。
  随后,同朴槿惠的密友崔顺实一样,曹国也因为女儿违规就读名校而被揪出一连串丑闻。综合韩国媒体报道,其女曹敏在高丽大学就读期间曾因两次考试不及格而留级,但仍获得了12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7.2万元)奖学金。
  同时,在日本东洋大学任职教授的曹国的妻子郑敬心被韩检方以“伪造文书”罪名起诉,她涉嫌为女儿伪造东洋大学校长颁发的奖状,这对曹敏入读釜山大学医学专门大学院起到很大作用。
  此外,媒体又爆出曹家非法经营一些学校基金会,并涉足金融投资,有大量与家庭收入不符的资金被纳入其亲属操控的私募基金,巨额财产来源不明。
  不过,在文在寅眼中,纵使任命充满争议,曹国依旧是最佳人选,甚至有韩媒早前讽刺称,文在寅对曹国的信任已经超过了普通“亲信”的水平。2017年5月11日,文在寅在上台第二天就任命曹国为内阁民政首席秘书。2018年12月31日,曹国在文在寅的授意下以首席秘书的身份出席了韩国最高规格的国会指导委员会会议,此举是韩国政治史上前所未有的。
  曹国的丑闻缠身,让声称要清算朴槿惠、李明博政府期间裙带关系的文在寅的“改革者”形象已大大受损。《明日新闻》和西江大学现代政治研究所联合做的最新调研结果显示,对“文在寅政府的国政运营不错”的回答为32.4%,为其任职以来各种舆论调查最低值。
  文在寅强行任命曹国后,全体国民逐渐分成尖锐对立的两派,每周举行大规模示威。公民团体“泛国民市民连带”支持文在寅的强硬态度,认为这是韩国检察组织改革的第一步,并于9月28日组织了百万人的声援游行,支持曹国上任。但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曹国自身存在舞弊等问题,没有资格领导这次改革,10月3日,首尔光化门广场一带举行了敦促曹国辞职的大规模集会,自由韩国党声称这场集会的参与人员达到300万人,创下了韩国本届政府上台后集会的最大规模。
  随着曹国的辞职,文在寅正在这场斗争中陷入全面被动的局面。检方正在计划向法院申请对曹国妻子郑敬心的逮捕令。另外,检方还将针对曹国胞弟再次提请批捕,以进一步调查曹国家人运营的“熊东学院”所牵涉的非法案件。而反对党之前已经明确表态,如果法律最终将曹国定罪,将追究文在寅的责任。
  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韩国政界任人唯亲的现象十分严重,文在寅上台前曾经对这一现象进行激烈批判,誓言改革,但颇为讽刺的是,他为推动改革所任命的曹国恰恰是自己的亲信,而且还是一名有问题的亲信。这种现象反映了一个有趣的悖论——如果不任用亲信,总统将无法推动强有力的改革,而韩国政坛最需要改革的,恰恰是任人唯亲的风气。
总统之上有“太上皇”
  不过,在这场风波中,可能有人会感到奇怪,若说朴槿惠为了闺蜜以权谋私还算符合逻辑,文在寅在曹国已经遭遇反对时依然要硬扶他当法务部长官,究竟图啥呢?其实,除了“任人唯亲”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文在寅认定在他的班底之中,除了曹国之外无人能推进他期盼已久的“检察改革”。
  曹国正是因被文在寅视为能够担当“检察改革”大任的人而被任命为法务部长官的。因此,在曹国与文在寅政府的支持者看来,检方急于将曹国作为调查目标,只是为了维护自身机构的既得利益。双方的斗争,实际上是一场政府动不动得了检察官的争斗。而从目前的结果看,显然是文在寅败下阵来了。
  韩国检察官居然有这么大权力,连总统也治不了吗?是的,他们有。
  如果你是个韩剧迷,会发现检察官是很多韩剧中的主角,光看名字就有什么《检察官外传》《检察官公主》甚至《吸血鬼检察官》,而在这些韩剧中,检察官无一不是威风八面、说一不二的狠角色。这种剧作其实是韩国现实社会的真实反映。受传统东方“御史”制度和西方司法制度的双重影响,现代韩国在设定自身制度架构时赋予了检查机构极大的权力。韩国政治体制实行三权分立,由行政、立法和司法三部分组成。检察厅属于行政机关,隶属于司法部,是相对独立的体系,各个检察厅的辖区与行政区域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是超然于政治体制上的存在。
  在韩国,警察和海关、税务等34个特殊的调查机构具有侦查权。但是,韩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刑事案件的侦查以及侦查终结的决定权只授予检察官,因此,警察和其他机关开展侦查时,必须在检察官的指挥和监督下进行,没有检察官的许可,任何侦查部门不能开展侦查或停止侦查。
  因此,在韩剧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一种他国少有的奇怪场景——荷枪实弹的警察闯入黑社会帮派搜查,领头的那个威风八面的家伙却是个西装革履的检察官。是的,韩国检察官在调查的过程中可以指挥司法警察工作,并承担调查的一切责任。检察官随时有开始和结束调查的权力,一个案子,检察官让查就查,不让查就不查,起不起诉也是检察官说了算。
  正是韩国实行的这种检察引导侦查制度,检察官的侦查权涉及全部侦查领域,因此,韩国检察官被称为“司法之王”“法官之上的法官”。
  这种制度上一次发威,正是在前总统朴槿惠的“闺蜜干政门”事件中。在该事件中,正是因为检查机构最终“倒戈”,把崔顺实和朴槿惠的私宅都翻了个底朝天,还突审了一批朴槿惠的亲信,最终才坐实了其罪名。事实上,不仅朴槿惠,在历次韩国总统倒台过程中,检查机构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韩国检察官不仅是“法官上的法官”,甚至可以说是“总统之上的总统”。《纽约时报》曾援引高丽大学法学院教授河太勋的话直言:“韩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检察官共和国’。”
  然而,任何一项权力走向极端都难免产生腐败,近年来,检察官内部利益板结化、甚至沦为政党斗争帮凶的指责在韩国不绝于耳。文在寅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推出曹国进行改革,只不过,此举显然触动了检查机构不能碰的逆鳞,因此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反击。
  而此事件的另一个蹊跷之处在于,文在寅究竟是想通过曹国推动“检查改革”革除痹症,还是想借亲信之手控制监察机构以便维护其统治,现在成了一笔扯不清的糊涂账。但我们唯一能知道的是,文在寅此次不成功的用人,已经与韩国权势熏天的检查机构结下了梁子,这个曾经扳倒无数韩国总统、逼得他们身陷囹圄甚至自杀的机构,估计是不会放过这位想动他们奶酪的现任总统的。在检察官们的逼迫下,文在寅的下场也许会比大多数韩国总统还要惨得多。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