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片“电影宇宙”正在生成
2019年10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这是国产电影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可以构成宇宙的电影。”去年春节档《唐人街探案2》上映时,包括韩寒在内的很多人,就有这样的肯定和期许。近期,电影版《唐人街探案3》宣布定档2020年大年初一,令人惊喜的是,同名网剧也即将亮相,让人忍不住感叹:唐探宇宙,真的要来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倪自放        
“唐探”的影剧世界连接起来
  前不久,定档2020年大年初一的电影《唐人街探案3》曝光15秒贴片预告与海报,唐仁(王宝强饰)和秦风(刘昊然饰)这对神探组合前往东京,继续着全球探案之旅。有系列IP打下的口碑基础,《唐人街探案3》一回归,就收获了无数期待。
  令人惊喜的是,《唐人街探案》网剧本周也发布了首款预告,“CRIMASTER世界名侦探排行榜”第四名林默登场,竟然拜了唐仁为师!新老阵容联动,电影、网剧被轻巧地贯穿,让人忍不住感叹:唐探宇宙,真的要来了。
  虽然陈思诚一早就透露过对“唐探系列”的规划,但这次网剧的预告依然足够惊喜。《唐人街探案》的网剧并不是借着电影IP另起炉灶,而是和电影处在了同一个“侦探世界”。预告中,邱泽饰演的林默,竟然是唐仁的徒弟。肖央饰演的泰国警长、尚语贤饰演的黑客少女KIKO也悉数亮相,一下把电影和网剧的世界连接了起来。
  而关联最大的,就是“CRIMASTER世界名侦探排行榜”。熟悉电影的都知道,唐仁、秦风在这张榜单上排名第二,Q排名第一。预告结尾处,林默成功上升到排行榜第四位,实力一定很强。但回看《唐人街探案2》你会发现,原来那时林默就已榜上有名。网剧和电影还能相互填坑埋梗,真是布局已久的一盘大棋。
  虽然从简介能看出,《唐人街探案》网剧将由三段独立的故事构成,但很多细节告诉我们,网剧与电影的时间线并不遥远。预告结尾,林默所在泰国的唐仁的侦探社,与《唐人街探案》第一部里出现的一模一样。他还透露唐仁去了美国,被警长说“吹牛”。但我们知道,此时《唐人街探案2》的故事正在纽约发生。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自称“野田昊没有二”的侦探自我介绍时,背景是东京塔,《唐人街探案3》的故事就即将在这里展开……
  五年时间,《唐人街探案》系列的前两部电影已累计超过40亿的票房,《唐人街探案3》也即将上映。更重要的是,“唐探”一部部地搭建了一个属于侦探的世界。用“CRIMASTER世界名侦探排行榜”建立了这个世界的秩序,这也是唐探能被称为“宇宙”的原因。而网剧的出现,会把“唐探宇宙”的地基打得更坚实。
华语“电影宇宙”始于“唐探”
  所谓“电影宇宙”,业界一般指共享独特的世界观、互相延伸的故事体系、庞杂的人物关系的一种电影概念,电影宇宙不是系列电影,但是包含多个系列电影。从传播认知的角度讲,“电影宇宙”对于华语电影而言还属于一个新概念。对于华语片而言,《唐人街探案》系列影片最早被称为具有“电影宇宙”的特质。
  目前已经形成影响力的“电影宇宙”,一般指好莱坞电影公司塑造的漫威电影宇宙、DC电影宇宙以及怪兽电影宇宙等。“电影宇宙”这一概念最早被业界提及,来自于2008年漫威漫画公司上映的电影《钢铁侠》,在该片结尾,影片以彩蛋形式给出更多的想象,但当时“电影宇宙”的概念还流于传说中。随后几年,漫威相继推出以绿巨人、雷神、美国队长等漫威超级英雄为主角的电影,并在2012年推出上述各个超级英雄会集在一起的电影《复仇者联盟》,漫威电影宇宙终于落到实处。从漫威电影宇宙来通俗地理解“电影宇宙”,即不同的超级英雄有以自己为主角的独立的电影,不同电影之间有故事上的勾连或伏笔,不同人物之间有联系,所有的人物和故事有相同的世界观。
  《唐人街探案》系列被认为是华语片“电影宇宙”的开端,在于这一系列从诞生之初想打造的是华语电影的“电影宇宙”,而非对好莱坞电影宇宙的简单模仿。《唐人街探案》系列影片导演陈思诚表示,自己想创造一个华人的侦探形象以及中国人自己的推理IP。
  在影片中侦探名字的设计上,陈思诚可谓指向明确,要求主要人物的名字一定要具备中华文化符号,所以影片贯穿始终的主角名字叫做唐仁、秦风,“唐的文化波及非常深远,所以‘唐仁’这个名字是一语双关的。‘秦风’也是一样。除此之外,唐仁对于风水的认识,他身上戴的那些符咒,还有其他一些形而上的东西,都比较代表中华文化。相对来说,秦风可能代表更现代一点的中国少年。”
华语“电影宇宙”表现形态丰富
  对于华语片市场而言,在《唐人街探案2》之前,“电影宇宙”尚处于概念阶段。
  从素材说,华语片缺乏根据漫画题材塑造电影宇宙的素材,但华语片其实不缺塑造电影宇宙的文学母体,比如《山海经》《封神演义》《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文学题材,以及现代的金庸小说、古龙小说、梁羽生小说,众多民间传说,甚至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都被认为是塑造电影宇宙的较好题材。
  在科幻题材领域,“九州”系列以及刘慈欣的“三体”,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形成各自电影宇宙的素材,相关的作品也在筹备中。“九州”首部电影《鲛珠传》已经于2017年上映,但相关的电影宇宙,还没有明确地确立起来。
  与上述被看好的能形成电影宇宙的文学素材不同,青年导演陈思诚通过两部“唐人街探案”电影初步确立的“唐探宇宙”,其实是一个原创的IP,不是改编自小说或者漫画,而是原创作品。
  华语片“电影宇宙”另一个颇被看好的IP,是徐峥的“囧系列”。本周,徐峥“囧系列”电影最新作《囧妈》相继发布袁泉、沈腾的角色海报,宣布入驻2020年春节档。作为徐峥“囧系列”的第三部作品,从探路国内公路喜剧类型的《泰囧》,到描摹中年危机的《港囧》,再到如今丰富女性视角、探讨家庭关系的《囧妈》,徐峥一直坚持在轻快幽默的影像基调中向观众传递对生活的思考。“囧系列”或者说徐峥“囧系列”电影宇宙的鲜明特点则是在不同的地点由徐峥演绎“囧故事”。
  值得注意的是,《囧妈》一改前作系列的命名模式,将“妈”字融入主标题,而地标名称则被淡化为副标题,似乎也预示着不再单纯借助地域背景元素来实现幽默效果,呈现出回到亲情关系探讨的气质:“笑”与“孝”,“顺”与“囧”,将经典喜剧的商业属性和人文关怀深度结合。
  好莱坞电影宇宙是清一色的超级英雄片,华语“电影宇宙”表现形态更为丰富,徐峥“囧系列”以幽默为基调,吴京的《战狼》系列可以定位为华语动作英雄片,而“唐探电影宇宙”则以探案为根基。
与续集不同但利于营销
  在华语片市场,续集电影并不缺乏,《捉妖记》系列、《唐人街探案》系列、《西游记》系列、《战狼》系列都是以续集的形式出现的,除了《唐人街探案》系列被视为电影宇宙的初步形成,电影宇宙与续集,还是有本质上的差异。
  从外在的剧情上讲,续集必然是前作的故事延续,即剧情的发展必然是线性发展,续作与前作的故事有因果关系,在时间发展上有明确的先后之分,比如《捉妖记2》即为典型的续集作品。而电影宇宙各作品之间没有明确的时间上的先后,后作与前作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可以是倒叙、插叙,可以互相影响、同时发生、互相补充,电影宇宙里的作品有共同的世界观,是一个无限延伸的立体世界,而不像续集那样仅是一条线上的上下或前后关系。
  两部“唐探”电影,明显地看出在极力避免成为续集。两部“唐探”电影都是悬疑探案片,除了主要人物性格上的勾连,即使同为探案片,《唐人街探案2》相比前作的变化非常明显,甚至是刻意的。比如第一部是密室杀人案件,第二部则是变态连环杀人案。
  作为一种文化产品,“电影宇宙”的构建有点类似“捆绑销售”,也是在塑造一个强劲的品牌。在一部电影里不太重要的一个人物,其实还有不为人知的一面,其前史足够拍一部电影;而以另一个人物为主线的故事,也足够一部影片来讲述。在这样的思路下,一个“电影宇宙”理论上是可以无限延伸下去的。不同侧面的故事,吸引观众跟着“电影宇宙”走。对于制作机构而言,这意味着更为稳固的观众群体以及随之而来的丰厚票房收益。以漫威电影宇宙为例,截至2019年夏天,漫威22部电影的总票房已经超过200亿美元。至2020年,DC电影宇宙的电影作品将达到10部,蝙蝠侠、超人、神奇女侠、闪电侠、绿灯侠、海王等DC漫画中的超级英雄形象,将在大银幕上逐步铺陈开来。
  华语片“电影宇宙”的塑造,也有成功的例子。徐峥“囧系列”第一部《泰囧》票房12亿,第二部《港囧》票房达到16亿,第三部《囧妈》有前作的辉煌成绩,定档2020年春节档,也被看好。2015年,吴京执导并主演的《战狼》票房为5.45亿元,2017年,吴京的《战狼2》以56.83亿元的票房问鼎中国影史票房榜冠军。最为人称道的“唐探”系列,票房也一路走高,《唐人街探案》票房8亿,《唐人街探案2》票房就飙升至33亿。在“唐探宇宙”逐渐被认可之际,《唐人街探案3》还会带来怎样的惊喜,令人愈发期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