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在乡野
2019年11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杨建东

  少年时就知道一年有四季,换上厚衣就是秋季。真正认识秋天是十七岁。
  1974年秋,我们30名十七八岁的知青到蔡楼村安家落户。知青跟着农民到田野砍棒子、刨芋头、割豆子,秋粮归仓,就砍红麻。这时,村头、田野弥漫着红麻的特殊香味,我们揪了一些红麻叶子放在宿舍让那特殊的馥郁香气催着我们入眠。夜里,房前屋后都是蟋蟀的尖细歌声,它们约好齐聚知青宿舍周围送上欢迎曲。
  砍完红麻,开始耕地,知青天天加夜班撒粪,子夜的凉风吹得我们瑟瑟发抖,直到朝阳懒洋洋起床,才能放工回去睡觉。
  小麦播进泥土,我们坐在地头小憩,环顾周围,平整的田野一望无际,除柳树外,好多树的叶子被秋风吹得打着旋转落地。最奇特的是“龙卷风”,那风卷着枯叶打着旋在广袤的原野上能跑里把路。老农说,那是鬼魂在前头狂跑,身后卷起旋风。
  知青们躺在松软的黄土地上,凉风吹进领口袖口,也将舒服吹透人的皮肉,真好受。谁喊一句宋词“天凉好个秋”。浩瀚的蓝天上一朵朵白色浮云悠闲地飘着,变幻无穷,城里的天没这儿蓝,城里的云没这儿白,城里的秋风也没这儿凉爽。
  每次放工回家,女知青都不空手,你看她们宿舍的墙上挂着金黄的玉米、怪状的地瓜、双胞胎萝卜和又黄又香的马泡蛋。
  学生时代住在县城,只从穿衣上知道春夏秋冬四季交替,到了农村才知什么叫秋,才知秋的本质秋的内容秋的内涵秋的寥廓和秋季物候。我们在繁忙的“三秋”里收获了庄稼收获了喜悦,也有了劳动推动发展、农业亟待现代化、农民怎样脱贫的思考。
  年纪老了,成天在钢筋水泥的高楼夹缝里挤来挤去,翻日历看见秋分、寒露、霜降,才知道秋来了。那个冒着秋味的原野、蜿蜒的河里流淌的秋水、蓝天上变幻无穷的秋云,吹得浑身舒服的秋风还有那鬼魂狂奔卷起的旋风,早已与我暌违许多年了。还好,我能躺在床上闭上眼随着萧瑟的风声回到秋凉的原野,大都市的人还不如我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