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航应急救护培训:
“持证”救护,让员工急救专业化
2019年11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杨阿楠跟同事对孩子进行救护。(视频监控截图)
     近日,山航头等舱休息室员工杨阿楠在工作岗位上遇到前来求助的旅客,该旅客一岁多的孩子高烧惊厥,口吐白沫,杨阿楠利用公司培训所学,结合自己当妈妈的经验,果断对孩子进行了较为专业的救治,让孩子转危为安。
  杨阿楠能够冷静、专业地对孩子救治,除了自身育儿的经验外,离不开山航对于地面服务人员专业、系统化的急救培训。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白新鑫       

专业系统化培训
时刻准备应急救护

  杨阿楠的这次专业的救治,是山航对于地面员工急救技能培训的一次漂亮的成果体现。据了解,今年3月27日,为提高山航一线员工安全意识,提升应对突发医疗卫生事件和意外伤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和自救互救能力,山航综合保障部邀请济南市红十字会救护培训师(机场急救中心医生),同时召集地服部的一线保障员工们进行应急救护知识培训,地服部服务单元、值机单元、配载单元等员工参加了培训。
  据林治毅介绍,济南市红十字会救护培训师的培训主要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两个部分。培训现场,救护培训师王姗姗、姜邵萍向学员们分别讲解了发生心肺复苏、气道梗阻、常见急症和意外伤害四类急症时的应急救护流程,并向学员们演示了人工呼吸法、海氏急救法、快速除颤、三角巾绷带包扎等紧急救护技术;同时,结合航空公司的工作特点,向大家介绍了患有哪些疾病时不宜乘机;最后,大家还在王老师和姜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动手演练,并就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交通事故、火灾、溺水等事件的应急救护步骤进行了咨询。
  “这是我们一次全新的尝试,在此之前我们每年也会举行类似的培训,但从今年开始我们逐步要将地面员工的急救培训系统化、专业化,把它作为一个常态持续下去,未来逐渐辐射全体员工。”山航综合保障部航卫单元副经理林治毅说。
  旅客乘坐飞机出行,有时身体难免会出现不适或其他症状,“当旅客在地面身体出现状况时,身边的工作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做出专业、有效地急救。”林治毅说。这是他们培训的首要目的。
  林治毅告诉记者,人体出现昏迷、呼吸骤停等症状的黄金救援期一般在4-5分钟,在这段时间内旅客身边的工作人员如果没有经过专业、系统化培训,基本就会耽误最佳抢救期。“在机场候机楼也有专业的急救队,但在他们到达发病旅客身边之前还是有一段时间。”林治毅说。
不再是单纯培训
考核后“持证”救护

  “以前我们地面员工的应急救护培训只是单纯的授课,从今年开始,我们除了邀请红十字会专业的救护员授课外,还对培训员工进行考核,通过考核的人员可以取得红十字会颁发的救护员证。”林治毅说,取得救护员证意味着具备了救护员资质。
  “经过系统培训跟没有培训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林治毅说,面对突然发病的旅客,不慌张、有思路、有措施是一名合格的救护员必备的素质。
  “当有旅客出现晕倒等症状时,我们的员工首先要做的就是初步判断晕倒原因,判断不清时要及时为旅客吸氧。”林治毅说。心肺复苏术是培训的重点内容之一,旅客需要心肺复苏时就意味着情况的紧急。“没有过培训的人掌握不了位置、频率、按压手法等技巧,一旦操作不当容易对旅客造成更大的伤害。”林治毅说。
  除了心肺复苏等专业急救技能外,像外伤包扎、听诊器及血压器的使用等常规医护知识也是他们培训的内容之一。“旅客出现及其危机的病状相对是少数,但如果旅客出现此类情况我们的员工可以正确、有效的救治。”林治毅说。
  回到杨阿楠救助小旅客的事件中,当旅客带着孩子找到她时,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况她并没有慌,而是通过观察发现孩子两手紧握成拳,身体僵硬,神志不清,双眼上翻,身体还不时抽搐。情况紧急,有着之前多次培训救援应急处置经历的杨阿楠,果断决定立刻为孩子实施紧急救援,同时请同组同事联系机场医务人员尽快赶到现场。头等舱休息室的其他旅客也迅速赶来帮忙。
  杨阿楠让男性旅客赶紧将孩子放平,这时,孩子的嘴里已经开始吐白沫,杨阿楠迅速解开孩子衣服,使其呼吸道保持通畅,然后用毛巾处理了孩子鼻腔和嘴里的分泌物,给孩子的人中和虎口做按压。就在这时,她发现孩子开始咬牙,为避免孩子咬伤舌头,她让孩子的父亲把手放入孩子口中,然后继续一只手按压人中,一只手不间断地捋开孩子紧握的小手,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她欣慰地发现,孩子的手慢慢松开了,上翻的眼睛能够眨动了,孩子慢慢醒了过来,原本发青的身体渐渐有了血色。
  杨阿楠的这次救治,是山航地面员工应急救援培训的一次成果体现,如果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她只能联系医护人员,在等待医护人员这段时间内很可能就错过了救治的最佳时间。
专业培训配套设施
机组救援课程多

  据了解,山航对于员工的急救培训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针对地面人员的培训,另一部分是针对机组人员的培训。
  乘务员想要上岗,必须要经过专业系统的培训,其中就包含了各类急救培训知识,这一部分的培训在山航青岛培训部完成。
  据了解,山航培训部紧邻青岛流亭国际机场,占地30亩,是集训练和办公于一体的设施先进,配套完善的航空训练中心。目前紧急医学类课程培训教室有心肺复苏培训教室(1001室),红十字培训及宣传教室(4013室)。心肺复苏模拟器21台(包括成人复苏模拟器14台,儿童复苏模拟器4台,婴儿复苏模拟器3台),满足不同人群培训,并配有各类包扎器材,解除窒息模拟器1台,血压计听诊器,复苏呼吸保护膜等以及机载药箱。
  培训部在册师资11人,满足不同类别课程的训练。乘务员上岗前均需掌握急救技能培训(包括心肺复苏,四大急救技能,机上分娩等),机上紧急医学事件处置训练,机载药箱使用,30多种急病症急救处置等,使每个乘务员在飞行时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发生突发紧急医学事件时能够第一时间正确处置。
  记者了解到,自2016年山航积极响应青岛市政府开展“第一响应人”应急救护培训,红十字会救护员培训截至2019年10月,已有超过1300学员通过培训并获得救护员证书。2016年9月,在青岛市红十字会和青岛市应急办共同举办的“第一响应人”急救技能大比赛中,首次参赛的山航代表队,从众多专业救护队伍中脱颖而出,经过多项技能比拼最终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2019年9月14日青岛红十字会授予山东航空培训部《红十字会山东省航空应急培训基地》,同时成立《山东航空空中救护志愿者救护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