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大医疗技术突破系列:
国内首创宫颈癌根治术改良新术式
2019年11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之一,也是国务院最早批准的妇产科学博士点,在全国妇产科学术界享有盛誉。而该学科创始人江森教授也因在妇产科学领域诸多方向卓有建树而享誉医界。

  江森教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陈晓丽 通讯员 李小诗  

  1952年的山东处处洋溢着蓬勃的朝气,毕业于上海华东医学院的江森来到这里,成为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的住院医师。为了改变我国当时落后的医学技术,江森把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研究上。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江森在付出中开始收获。1954年,江森在国内首创“剖宫产”这一新的手术名词,以代替“剖腹产”;1963年,他又在国内首创“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代替“妊娠晚期中毒症”,为妇产科专业名词标准化树立了样板;1965年,江森已经晋升为副主任医师,他主编的《妇产科手术学》和《计划生育学讲义》得到了医学界的普遍赞赏。
  他出色的宫颈癌手术闻名于全国卫生界。首创腹膜外淋巴清扫和髂内动脉结扎及腹膜内广泛子宫切除的宫颈癌根治术,50年代以来做宫颈癌手术2000余例,“宫颈癌根治术”获省级科技二等奖;
  1985年,年逾花甲的江森把多年积累的“子宫脱垂与尿漏”这两种妇女最常见最痛苦的疾病的临床防治经验与其他同志一起整理出版;1987年,他担任中国抗癌协会子宫颈癌专业委员会子宫颈癌手术治疗学组组长,先后在青岛、温州等地举办子宫颈癌手术治疗经验交流会。
  他主编了《妇产科手术学》、《实用妇产科学》《子宫脱垂与尿漏》、《围产医学讲义》、《实用产科学》等妇产科论著,其中,《实用产科学》获全国科技大会一等奖。他还参编了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医药教材《妇产科理论与实践》、《妇产科学》医学百科全书等10余部妇产科著作。
  随着在国内外学术地位的不断提高,江森的工作日程安排越发紧张,然而江森仍然事无巨细,必尽力躬身为之:有农妇难产,他雪夜出诊;习惯性流产的农村妇女来信求医,他利用出差的机会到病人家里治疗……
  1983年元旦前夕,他应邀到宁夏讲课。7天时间里,他组织了4场妇产科学术讲座,做了3例宫颈癌手术。回济南次日上午,他主持了病房疑难病例讨论会,下午上台为病人做手术。虽然身体不适,仍然坚持把手术做完。直到手术结束后检查,才知道患了肺炎。在手术的前一天,江森仍然坚持坐诊,进手术室前,他又到病房和门诊作了安排。二十多天的住院时间里,他照例早起床,照例坐诊、查房、参加疑难病例研讨会。
  多年的工作使江森越来越注意到学术交流的重要。他除了经常参加各级学术会议发表论文外,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江森联合苏应宽和殷立基两位教授向全国发出创办杂志倡议。1994年,饱含江森心血的《现代妇产科进展》杂志正式在全国发行,以其高质量得到了医学界普遍赞扬。
  深知人才的重要,江森一直坚持在教学一线。他亲自编制教学计划、改革教学方法、制作教具,手把手的教他们做疑难手术。截至2004年,江森培育出60余位出类拔萃的医学人才,遍布世界各地。
  正是由于在妇产科领域的诸多贡献,江森担任山东大学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妇产科学会主任委员;先后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奖2项,中国高校科技进步奖2项,山东省科技进步奖7项;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创新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