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在北方的寒夜里温暖如春”,他们一夜不眠
500块仪表逐个检查,让供暖更稳
2019年11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4日深夜,济南热力集团莲花山热源厂运行值长张皓在检查供暖设备运行情况。
  观测并记录仪表数据是否正常。
     14日晚,是一个不平常的夜晚。24时,是济南市正式供热开始的时间。随着寒潮和大风的突袭,济南市区气温骤降至2℃。这样的寒夜,在温暖如春的室内,陪着父母,守着爱人,伴着孩子,可想而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而你所获得的这样的幸福,则来自于一群人的坚守。
  文/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张晓燕 于悦    

双脚丈量巡检之路
全员在岗保障供暖

  晚上11点,济南热力集团莲花山热源厂运行值长张皓按照工作计划开始巡检。他沿着锅炉旁边的楼梯向上攀登,逐层检查锅筒、安全阀、压力表等设备,要检查锅炉膨胀指示器和吹灰器需要攀爬到距离地面32米高的锅炉顶层,他轻车熟路地进行着各项工作,并在《巡检记录本》上做好记录。
  从锅炉下来后,张皓依次去泵房检查循环泵是否存在异响和震动,检查排污器排污情况,检查风机房设备是否存在震动和异响,检查供浆泵房是否存在异响,轴承温度是否正常等。
  做运行值长的这9年,张皓在运行季每天都一丝不苟地巡检着锅炉设备、泵房、风机房,每两个小时巡检一次,每台运行锅炉和设备都要检查到,他用双脚丈量着这条巡检之路。值班时候2小时巡检一次,他就这样一次次巡检,一步步走,一个班下来就要走20000多步。
  莲花山热源厂的供热范围覆盖了西起龙洞隧道,东至绕城高速,北起经十路北侧,南至旅游路两侧,是济南热力集团最大的热源厂。正式供暖的前夜,莲花山热源厂包括运行处、环保处、仪表处、检修处、安生办和供热四五六处等各个部门都有值班人员在岗,有100人左右坚守岗位,严阵以待,全面保障安全稳定运行。
  随着寒潮和大风的突袭,济南市区气温骤降至2℃。济南市民见面打招呼从“吃了吗”变成“你家暖气热了吗”。要想“在北方的寒夜里温暖如春”,暖气是必不可少的神器。自从9月份热源厂开始一次网注水以来,工作人员就进入了采暖季的各项准备工作的忙碌之中,也开启了“5+2”“白+黑”的工作模式,倒班、加班,周末节假日无休也是家常便饭。
多日管网“热身”
实现了达标供热

  当张皓在锅炉平台上忙碌时,寒冷的厂区内也有其他人在有条不紊地开展着工作。在电仪检修班,江济若已经做了6年的班长,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对莲花山热源厂的仪表进行检查,观测并记录数值显示是否正常。
  莲花山热源厂内共有500多块仪表,每天早晚都要逐个检查。在这供暖前最重要的一天,江济若来到环保班主控室检查DCS设备的时候,发现脱硫塔液位出现异常,便立即打开随身携带的工具包,拿出万用表。测量后,发现无电压显示,江济若马上去DCS柜查找原因,原来是液位计电源线头松动导致,紧固后数据经检查恢复了正常。
  处理完这个小故障,江济若在工作日志上做好记录,裹紧了工装大衣,又走进了瑟瑟寒风里,开始了对其他仪表仪器的检查。他的工作是保障供暖,可他一直在寒夜坚守。
  为了在寒冷的冬天给泉城人民送去温暖,为了守护济南的白云蓝天,许许多多像张皓、江济若一样的员工坚守在一线。连日来,相关部门和济南的热企及热企职工加班加点,完成了设备调试、冷运热调等工作,就是为了确保在正式供暖时,供热管网安全稳定运行,保障居民温暖过冬。
  今年,莲花山热源厂采用“5+1”供暖模式,即5台70MW高效水煤浆锅炉和1台70MW天然气锅炉,共计6台锅炉保障供暖,最大可满足800万㎡供暖面积。截止到目前,本采暖季缴费用户已达5万家,供暖面积约700多万㎡。
  14日晚,莲花山热源厂的5#、6#两台水煤浆锅炉也如期升温,进入运行状态。记者通过主控室的电脑显示屏看到,目前炉膛燃烧温度达到850℃,一次网出水温度70℃,回水温度40℃。莲花山热源厂运行处主任吕化军表示,经过前几天的管网“热身”和小区供热管网精细调节,目前已经基本实现了达标供热和均衡供热。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