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科技知识 解法律难题
长清区检察院帮扶村民走上致富路
2019年11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长清检察院干部走访贫困群众。
     近日,长清区人民检察院为充分利用小岭村“苹果”特产资源,缩短扶贫农产品流通环节,提高群众收入,在小岭村产业扶贫基地第一届消费采摘节上,长清区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机关党委书记带领机关党委全体委员、各党支部委员及部分青年干警代表到小岭村参加了采摘节启动仪式,并进行了有偿采摘,大家积极认购苹果,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
  长清区人民检察院党组班子心系小岭村贫困户,在今年初夏主动联系爱心企业为贫困户送去30台电风扇;“七一”建党节时为小岭村里的老党员送去慰问品,这几年里像这样的慰问不计其数。
  从2014年帮扶小岭村至今,长清区人民检察院与村两委一起寻思路、谋发展、促民生,让致富奔小康的种子在小岭村生根发芽,一点点改变着穷山村的面貌。区人民检察院通过面对面交流,了解贫困户的实际困难,并为他们脱贫开方子、找路子……
  小岭村地处马山镇南端,全村不到500人,经济基础薄弱,村里没有任何产业项目和集体收入,2014年被确定为区级贫困村。小岭村土地贫瘠,全村以种植小麦、玉米、地瓜等作物为主,多数村民靠天吃饭,守摊过日子,人均收入不足4000块钱。年轻人都往外走,留下来的多是老人孩子,日子过得并不宽裕。2014年9月,长清区人民检察院专门派驻干警到小岭村担任“第一书记”直到现在。
  长清区人民检察院党组班子十分重视对小岭村的精准扶贫。起初为改善村两委办公环境,长清区人民检察院拨款5万元为村部安装了门窗,粉刷了内外墙壁,配备了桌椅、电脑等办公设施。协调各方资金加快输水管道建设,2017年10月,村民们就可以在自家用上安全的饮用水。在美化环境方面,通过长清区人民检察院协调争取,市区水利部门到村实地勘察后,拨款120万元对河道进行了分期治理,同时新建了一座拦河坝,清理了上游河道内的淤泥。随后,长清区检察院又协调资金对村内空闲地块、河道两侧进行了整体绿化。
  在产业脱贫方面,2016年,长清区人民检察院为小岭村争取到30万扶贫资金,依托集体合作社流转了30亩土地,专门栽植矮化自根砧苹果,为尽早见效益,合作社利用果园行距间隙实验性间作套种花生,收益的90%直接分给贫困户,增加了他们的收益。2017年初,长清区人民检察院还联系了辖区爱心企业,与小岭村结成帮扶对子,每年给村里3万元帮扶资金。经过三年努力,小岭村原有的28户贫困家庭均已提前脱贫。
  长清区人民检察院党组班子多方协调,与济南张景牧业科技有限公司结成帮扶对子,协调帮扶资金9万元用于村级建设;争取40万元扶贫资金发展投资性经营产业项目。聘请技术专家对果树进行全方位管理,果树挂果收益后,大大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增加。在落实孝善扶贫政策的基础上,村里65岁以上老人子女每月向每位老人主动缴纳100元赡养费,村集体每人每月补贴10元,增强了老人们的幸福指数,得到村民广泛认可;区检察院派驻的“第一书记”经常入户与贫困户同吃饭、同劳动,并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
  除帮扶小岭村外,2017年5月,长清区人民检察院37名正科级以上干部,分别与长清区孝里镇12个村的37户贫困户帮扶结对,通过资金扶持、项目带动、就业创业等形式,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实际难题。同时,包村干部还担任着帮扶村的人民调解员,参与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向村民解答在土地权属、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遇到的法律问题,防止村民因受到诈骗而返贫、致贫,有力护航了精准扶贫的“最后一公里”。 (王运伟 谢传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